基藥目錄擴容,基層受益幾何?
作者:醫藥網 來源:醫藥網 2018-11-16 打印內容
鄭佩:這些品種被調出主要基于兩個原因:一、上市時間較早,臨床可替代,成本效益比較低;二、臨床用量比較小,或者供應不及時,銷量統計上基本上沒有銷售。
李士橋:這些被踢出局的藥品都不是一線用藥,已經不符合國家臨床價值標準。
醫藥觀察家:新版國家基藥目錄增加了12個抗癌藥,有6個集中在腫瘤靶向藥,分別為吉非替尼、伊馬替尼、埃克替尼、利妥昔單抗、曲妥珠單抗和培美曲塞。其中埃克替尼為貝達藥業自主研發的國家1類新藥,于2011年面市,是中國首個原創靶向藥物。這反映了基藥目錄具有什么樣的指向?
張善果:主要說明了兩件事情:第一,癌癥高發,不容回避,基藥就是要全病種覆蓋,真正解決患者的基本需求;第二,鼓勵藥企更多地參與到產品研發中來,只要你的產品好,一切皆有可能。藥品,一要科學,二要治病,這才是藥品的根本。
李士橋:埃克替尼進入基藥目錄是符合當前國家鼓勵國產重大新藥創新的一種導向,與當前的宏觀大背景是一脈相承的。埃克替尼作為我國一類創新藥,不光是作為一類新藥開發的成功,也反映出整個市場發展也是很成功的。所以,埃克替尼進入基藥目錄是情理之中。
鄭佩:上述情況表明中國政府對國內創新藥從政策和市場上加大鼓勵和扶持。眾所周知,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醫藥消費市場,但是國內藥廠主要以普藥和仿制藥為主,醫藥企業投入研發的積極性不高。貝達藥業的埃克替尼入選基藥,對提高廣大藥企研發新藥積極性有重大的鼓勵意義。
醫藥觀察家:統計發現,新增的化藥和生物制品主要為抗腫瘤、抗微生物、激素及影響內分泌藥物、精神治療藥物;而中成藥新增品類近半數為內科用藥,其次新增較多的為兒童用藥。相比前兩版基藥目錄,此次新增的兒童用藥為何這么多?其中蘊含著哪些深意?
鄭佩:兒科用藥短缺一直是我國藥品市場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國家基藥此次新增兒童用藥,一來滿足基層醫療市場對兒童用藥的需求,二來鼓勵企業在新藥研發的過程中重視兒童用藥。
張善果:兒童藥被重視,是大勢所趨。有人戲言:未來20年,生孩子是最大的財富創造。一來我國專業的兒童制藥廠本來就少,二來專業的兒童用藥更加稀缺,從基藥角度考量兒童群體,既是社會的進步,也是以人為本思維的落地,點個贊!
李士橋:個人認為,我國開發兒童藥還相對比較滯后,更多的時候存在無藥可用、用量不夠的現象。國家通過這樣的一種方式鼓勵全社會促進兒童用藥的開發,也是一種導向作用。
醫藥觀察家:值得一提的是,這次目錄調整新增的品種中,有11個藥品為非醫保藥品。在您看來,此做法是基于怎樣的考量?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