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生物行業,哪些企業最“敗”“金”?
作者:醫藥網 來源:醫藥網 2020-11-13 打印內容
醫藥生物行業,哪些企業最“敗”“金”?
按照申萬行業分類,A股醫藥生物板塊上市公司共有352家。2020年前三季度,這352家藥企共實現營業收入13300億元,其中有1981億元花在了銷售費用上,占營業收入比例為14.9%。
醫藥生物行業的銷售費用真的高嗎?
比其他行業高:占比排名位列第二
A股28個申萬I級行業中,醫藥生物的銷售費用占比位列第二,僅次于休閑服務行業,比砸錢投廣告的紡織服裝和食品飲料行業還高。
比其他費用高:是研發費用五倍多!
2020年前三季度醫藥生物A股上市企業的銷售費用占營業收入比例為14.9%,相比之下,研發支出381億,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僅2.86%。也就是說一個藥企收入100元,有15元花在了銷售上面,但僅有不到3元用于研發新產品,重“金”都砸在了銷售非研發上。
比歷史高:五年翻倍
醫藥生物行業營業收入平均值由2015年的29億增長至2019年的51億元,實現了快速增長。但與此同時,2015年平均銷售費用僅4.1億元,2019年已翻倍至8.7億元,營收占比也提升了3%左右。銷售費用的增長遠高于營業收入的增長,業績全靠“錢”砸。
錢都“敗”哪兒去了?
醫藥生物行業的銷售費用“高”毋庸置疑,但如此高的費用,都花哪兒去了?
據恒大研究院調研數據顯示,醫藥生物企業的銷售費用主要有六大流向:公關招標機構費用、公關醫院相關負責人費用、醫生回扣、醫藥代表提成、過票成本和統方費用。其中,僅醫生回扣占比就超一半。根據國內醫藥龍頭恒瑞醫藥財報數據顯示,近90%的銷售費用為市場推廣等費用。醫藥生物行業的銷售費用,都用在了關系維護和市場推廣上,也即 “帶金銷售”。
為什么要“帶金銷售”?
跟產業鏈及銷售模式有關
醫藥生物分類下有6個II級子行業:化學制藥、生物制品、醫療器械、中藥、醫藥商業和醫療服務。其中化學制藥、生物制品、中藥和醫療器械子行業下的制造企業為屬于行業上游,其生產的藥品、器械等產品通過經銷商銷售到藥店和醫院,由于醫院渠道的特殊性,繼而出現了帶金銷售。上游企業的產品需要經過招投標流程進入醫院,再經由醫生處方流到終端患者,雖然支付方為終端患者個人及醫保,但是處方的決定權在醫生。這一決定權帶來了灰色的回扣費用,也是上游制藥企業的銷售費用主要流向。
負責流通環節的醫藥商業企業,以及服務于上游企業和個人的醫療服務企業,則不依賴于進醫院開處方這一環節,因此其銷售費用遠低于上游制造企業。從2020年前三季度銷售費用營收占比來看,醫藥商業和醫療服務占比僅個位數,而化學制藥、生物制品和中藥的占比均在20%以上,比I級醫藥生物行業水平高了近10%。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