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仿制藥涅槃重生!
作者:醫藥網 來源:醫藥網 2019-1-18 打印內容
2018年12月29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發展改革委、教育部、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市場監管總局、國家醫保局、國家中醫藥局、國家藥監局、國家知識產權局、最高人民法院等12部委共同發布《關于加快落實仿制藥供應保障及使用政策工作方案》,明確了發布鼓勵仿制的藥品目錄、加強仿制藥技術攻關、完善藥品知識產權保護、加快提高上市藥品質量、促進仿制藥替代使用、深化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加強反壟斷執法等七大任務。該方案將對提升我國仿制藥的產品質量和發展水平、促進仿制替代起到積極的作用,讓我國仿制藥行業涅槃重生,真正回歸物美價廉、滿足臨床所需的自身價值。
特邀嘉賓
開封康諾藥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林子榮
河南靈佑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宋建峰
南京樂藥創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合伙人 郭新峰
第一批鼓勵仿制藥品目錄6月底前發布
醫藥觀察家:早在2018年4月,國務院辦公廳就印發了《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改革完善仿制藥供應保障及使用政策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就促進仿制藥研發、提升仿制藥質量療效和完善支持政策等方面作出部署,而年底又以12部委的名義發布《關于加快落實仿制藥供應保障及使用政策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這有何現實意義?
林子榮:一直以來,中國自己獨立研發、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并有影響的藥物不是很多,僅有的幾個代表就是屠呦呦教授發明的青蒿素、管華詩院士發明的海洋藥物藻酸雙酯鈉等。現在存量藥品批準文號中除了中成藥,生化藥和血液制品等絕大多數都是仿制藥。我國是仿制藥生產、使用大國,但絕不是強國,甚至不如周邊印度等國家,表現形式主要為:1.仿制藥質量參差不齊,與國外原研有差距;2.一部分仿制藥價格過高,占用醫保費用,而另一部分低水平重復報批,價格過低,無人生產;3.由于歷史原因,現有批準文號都是合法擁有,且主力承擔目前的臨床需求,不能用“一刀切”的方式來處理“舊賬”。因此,《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改革完善仿制藥供應保障及使用政策的意見》的出臺,就是為了推進“健康中國”建設,促進仿制藥研發,提升仿制藥質量療效,提高藥品供應保障能力,更好地滿足臨床用藥及公共衛生安全需求,加快我國由制藥大國向制藥強國跨越。
宋建峰:2018年4月以國務院辦公廳名義印發《意見》,是為了確保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落地見效,特別是國務院各機構改革到位的情況下明確各單位的責任;年底又以12部委的名義發布《方案》,足以說明此項工作的緊迫性及重要性。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