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醫療改變就醫購藥習慣 影響醫藥流通格局
作者:醫藥網 來源:醫藥網 2018-10-26 打印內容
“過去很多工業企業將絕大多數精力放在渠道建設和終端攔截上,基本忽略了與消費者的溝通。再加上監管部門對醫藥產品廣告審查力度不嚴,導致了一批以電視廣告密集轟炸為代表的工業企業獲取了市場增長機會。”肖凌飛說,這種市場增長方式,其實是在透支企業品牌建設機會,是不可持續的,一旦國家政策收緊,就會出現比較大的危機。
所以對于OTC廠商而言,互聯網+醫療健康業態的發展,互聯網營銷為OTC品牌建設提供了新的機會,擁抱互聯網營銷和渠道創新,會造就一批新的品牌。
OTC藥品互聯網營銷怎么做,場景和內容最關鍵
肖凌飛說,做互聯網營銷,OTC廠商需要把握好兩點——場景和內容。場景就是幫助消費者感受痛點的觸發器,場景化的營銷就是讓消費者感同身受,并激發產品需求。
特別是對于藥品而言,藥品需求具有偶發性、突然性特點,這就更需要場景化來加強消費者對產品的理解和關聯。例如三九感冒靈的廣告,就是一個非常好的場景化營銷,再結合一句廣告語——暖暖的很貼心,立刻讓人感受到那種溫暖和舒服。
內容則是消費者了解產品的載體,單純的口號式廣告,重復式廣告已經無法打動人了,年輕消費者不是不愿意看廣告,他們甚至愿意主動分享廣告,但前提是這個廣告足夠打動人。
針對醫藥產品的互聯網營銷,相比于傳統營銷方式,對廣告形式要求更高,也更加精準。通過各種數據積累以及工具的使用,使得互聯網營銷效率更高、更容易找到精準用戶。
但同時,因為互聯網人群消費方式及需求的改變,用戶群體和傳統零售客戶差別也比較大。互聯網用戶更年輕,對內容要求更高,也更難被打動。原因是信息化程度的提高,他們對產品的甄別能力遠高于傳統消費者,同時信息爆炸的環境導致他們對心動的內容閾值更高,內容不再是簡單的告知,而需要更趣味、更有料、更精準。
眾多OTC藥物廠商開始嘗試互聯網營銷,包括視頻貼片廣告、網綜冠名、植入廣告等,甚至有一些廠商深度參與網絡內容的生產,根據品牌定位、使用場景等定制化生產內容,如網劇的片中廣告、彩蛋等,既獲得了不錯的傳播效果,對品牌塑造也有幫助。
抓住電商渠道,做年輕人的生意
以醫藥電商渠道而言,首先是消費群體更加年輕了,從數據看,目前電商的消費人群中80、90后已經占到了70%以上,90后人群占比超過40%。這意味著OTC廠商產品調性及銷售策略都需要按照年輕消費者的喜好調整。
其次電商選擇成本更低,消費者更容易在不同產品間進行對比和選擇,這就要求廠商在產品的運營和推廣上下更多功夫,做好建設。第三,電商銷售更多的是被動銷售,很多消費者采用靜默下單購買的方式,商家沒有銷售人員進行引導,這對產品品牌建設以及產品介紹里面的利益點、賣點等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