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完成集采任務,建議采購量按比例分配到醫生
作者:中國醫藥網 來源:中國醫藥網 2022-6-9 打印內容
四川發布藥品集采政策藥學專家共識。在集采任務量分配方面,建議按上一年度該通用名藥物占比,按比例將合同量分配給相應的科室/醫療組/醫生。任務量分解到每季度或每月,并適度將任務總周期縮短,例如,將全年12個月的任務分解到10個月,此外,建議停止使用未通過一致性評價的仿制藥。
近期,各省藥學會密集出集采專家共識,結合當前集采政策和各地醫療機構的實際,對采購品種的進院、使用方式以及落實合同量方面都做了藥學方面的探討最終達成共識。
其中,四川省醫院協會這份共識,最大的亮點在于集采任務量的分配,該“共識”建議按上一年度使用情況將采購任務層層分配到科室、醫療組、醫生,并為了完成采購任務,不惜壓縮時間以提高效率,比如,將全年12個月的任務分解到10個月,“督促臨床盡早完成!
這樣的“共識”建議非常罕見。不知是否符合《處方管理辦法》以及相關的藥事法規?如果由于特殊情況,比如出現疫情導致就診量下降又如何實現這么嚴密的安排呢?當然,這是基于藥學專家的共識而非臨床專家的共識,我們也希望能看到臨床專家的意見。
5月26日,《四川省醫療機構落實藥品集中采購政策藥學專家共識》發布。據悉,該《共識》由四川省醫院協會組織,四川省人民醫院牽頭、包含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在內的四川省內20家醫療機構藥學專家共同完成。
為確保國家藥品集采政策在我省各級醫療機構的落地落實,由四川省醫院協會組織,四川省人民醫院牽頭,20家大型公立醫院藥學專家經過一年多時間的調研實踐,形成了《四川省醫療機構藥品集中采購政策藥學專家共識》,在省衛健委的監督指導下,已于2022年5月25日對外發布。
內容包括:形成醫療機構集采工作組織架構,明確各部門的工作職責,提出合理報量的依據,采購任務分配到相應科室、醫生,構建藥品管理目錄,中選藥品斷供處理,任務完成情況監測及管控措施,信息化技術支持以及結余留用分配方案的建議。
合理報量建議:
藥學部門負責醫療機構國家集采藥品采購量合理測算與報量,以上一年度醫療機構該通用名下藥物的采購量及近一年使用量變化趨勢為基礎,充分征求臨床科室意見,并綜合考慮是否存在如下對下一采購周期該藥物用量可能產生較大影響的因素:
1.集采藥品及相關疾病循證醫學證據更新(有效性、安全性);
2.集采藥品及同類/同適應癥藥物的醫保政策及價格變化(可及性、經濟性);
3.集采藥品適用人群是否為特殊人群(如精神科患者、腫瘤患者、急危重癥患者等);
4.醫療機構相關專科收治病種是否有明顯變化(疫情因素、分級診療推進、?谱陨順I務調整等);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