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采新預判!十大趨勢點燃“十四五”行業激情
作者:醫藥網 來源:醫藥網 2021-3-5 打印內容
“一套編碼”指2019年6月國家醫保局下發的《關于印發醫療保障標準化工作指導意見的通知》(醫保發〔2019〕39號),明確到2020年,在全國統一醫療保障信息系統建設基礎上,逐步實現疾病診斷和手術操作等15項信息業務編碼標準的落地使用。“十四五”期間,形成全國醫療保障標準清單,啟動部分醫療保障標準的研究制定和試用完善。前期重點開展醫保疾病診斷和手術操作、醫療服務項目、藥品、醫用耗材4項信息業務編碼標準的測試使用,及時總結經驗做法,為其余11項信息業務編碼標準的全面實施提供可行經驗和示范引領。
“兩級平臺”即建立國家和省兩級平臺,各地依托省級采購平臺開展集中采購、建設全國統一開放采購市場;部分省的地市級采購平臺逐漸關閉。
“三級操作”國家、省、地市各司其職,在三個層面對藥品、耗材實施招標操作。
從目前情況看,國家層面主要對通過一致性評價藥品和專利藥;用量大占用基金多的醫用耗材;需求不穩定的藥品和耗材;生產企業較少、省級議價能力不足的藥品和耗材進行集采。在省級層面,則通過省級或省級聯盟,采取集中采購或談判等方式,主要對未通過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臨床用量大的藥品、醫用耗材進行集采,實現量價掛鉤、以量換價等。到了地市層面,是利用省級平臺,主要對國家和省級集中帶量采購以外的藥品、醫用耗材進行集采,通過地市聯盟、地市、醫聯體、醫共體、醫療機構等,為主體議價帶量采購。
“十四五”期間:集采發展趨勢及特點
第一,帶量采購成為本階段集中采購的主要特征,成為醫改的突破口;降價和控費依然是集中采購現階段的主要目標。藥品和耗材將進入“價廉質優”的新階段。
第二,帶量采購品種范圍將進一步擴大,中成藥、生物制品和醫用耗材都將納入采購范圍;醫保協議單位的范圍也將進一步擴大,開展的區域越來越多;帶量采購的形式也將更加的多樣化,隨著商業保險加入,第三方GPO采購模式蓬勃發展。
第三,國家聯采、省際帶量采購、區域聯盟采購、省級直接掛網將成為集采的主要形式;聯盟采購成為政策要求的方向,會涌現出更多類型的聯盟組織。
第四,分類采購依然是集中采購的方向,在集中采購中將按照品種特點和臨床要求區別對待,建立更加細化的評價規則。
第五,信息化系統不斷完善,價格和招采信用評價體系成為集中采購的要求、投標企業遵循的標準、醫療機構選擇產品的參考。
第六,利用大數據和專家半定量評價的方式解決集中采購中產品質量評價的相關問題,有效地解決一致性評價制度不能覆蓋所有產品的難點問題;加速推進藥品一致性評價的進程,探索在醫用耗材領域的應用。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