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采新預判!十大趨勢點燃“十四五”行業激情
作者:醫藥網 來源:醫藥網 2021-3-5 打印內容
剛剛收官的“十三五”期間,我國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進入深水區,以集中采購為突破口,深化衛生體制改革成為當前明確的改革思路。據不完全統計,2016-2020年,國家和省地市層面發布的行業政策文件數量超過6700個,中國藥招聯盟針對全部文件做了主題詞標定,按照主題詞的頻次數量進行統計,集中采購排在首位。可以看出,集中采購會是現階段和未來影響醫藥行業最重要的政策之一。
改革突破口:集采思路清晰,成效鮮明
2019年,國家醫療保障局按照“國家組織、聯盟采購、平臺操作”總體思路,積極開展了“4+7”、“擴圍”的藥品國家聯采帶量采購試點;2020年緊接著推出第二、三批國家聯采;2021年2月也完成了第四批藥品國家聯采,對醫療器械行業的國家聯采帶量采購也進行了深入的政策研究。
就在去年11月初,醫療器械領域的首批高值醫用耗材冠脈支架進行了國家聯采,平均降價幅度達到50%以上,藥品和耗材最大降價幅度分別達到98.72%和96%,刷新了過去20年來集中采購的降幅之最。
有效就是硬道理。從五輪四批藥品和首輪高值耗材的聯采可以看到,國家集中帶量采購政策方向已經基本確定,規則逐漸迭代完善。未來,集中帶量采購將進入常態化操作階段。筆者留意到,相關文件要求,對于臨床用量較大、采購金額較高、臨床使用較成熟、多家企業生產的產品,按類別探索集中采購。國家醫保局也進行了“應采盡采”的制度安排,占用醫保基金80%的全部藥品和耗材都將納入集采范圍。
業界看到,2019-2020年,各省市按照國家政策安排開展了形式多樣的藥品和醫用耗材帶量采購,對行業產生的震動可謂巨大,但從國家聯采和各地帶量采購的品種來看,帶量采購仍處于試水階段:首先是各地集采涉及的品種數量相對較少、較為分散;其次,各地集采目錄的品種重疊性較低;再次,集中帶量采購還沒有在全部省份鋪開。
“1123”制度框架:進一步延續和完善
“十四五”時間已經開啟,筆者以為,我國集中采購將在“十三五”的“1123”的集中采購制度框架基礎上(即“一套系統、一套編碼、兩級平臺、三級操作”),進一步深化推進帶量采購政策落地,鞏固“十三五”期間取得的改革成果。
“一套系統”指2019年3月底,國家醫療保障局組織了國家醫保藥品和醫用耗材招采管理子系統的招標。該系統將會在三年之內完成建設,將與各省級平臺對接,數據共享,形成一套完整的集中采購信息系統。2019年11月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更是明確了構建藥品國家集中采購平臺,依托省(區、市)建設全國統一開放采購市場。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