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匱乏區域應該如何發展生物醫藥產業?
作者:醫藥網 來源:醫藥網 2021-2-5 打印內容
隨著一致性評價、“4+7”帶量采購的深化實施,政策促使行業大洗牌,大量中小型企業可能會面臨著生存問題,比如部分品種競爭力不足,市場逐步萎縮導致產能過剩,亦或是有的企業獲得了更大的市場機會,需要擴大生產能力和補充產品線。地方政府可以抓住這樣的機會,充分發揮資源配置的優勢,通過投資并購的方式,推動當地已有的企業或者是有并購能力的企業合作,通過政府主導的投資并購,將有競爭優勢的企業部分業務放到當地以實現招商。
利用區位優勢發展醫藥貿易產業
截至2020年末,中國運營的高鐵旅程數預計超過3.5公里,覆蓋31個省級行政區(含香港),高鐵站數量已經多達500多個。尤其在最近兩年新建的高鐵站當中,不乏中西部等革命老區和欠發達區域,典型的像是江西贛州興國縣、山東臨沂、安徽阜陽、貴州畢節……這些耳熟能詳的革命老區和貧困地區都首次接入高鐵網。除了高鐵,還有高速公路網,截至2019年底,中國的高速公路已經超過14.96萬公里,位居世界第一。
生物醫藥產業是典型“三高”產業,并不是每個園區都適合從研發端開始入手,醫藥貿易流通也是整個產業當中的重要的一環。目前國內隨著兩票制、“4+7”帶量采購等政策的落地,再加上未來部分生物藥需通過更完善的冷鏈運輸,因此部分醫藥流通企業也會把倉儲基地按照區域進行布局。有良好區位交通優勢的園區,完全可以通過招引醫藥貿易流通類的企業發展當地的產業,通過打造優秀的流通基地,逐步向產業生產制造上游衍生,這也是是一種產業發展的路徑。
目前國內許多醫藥企業均已相繼在醫藥物流平臺、冷庫/信息平臺等醫藥冷鏈的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投入巨資,如國藥控股在上海建立大型物流中心,九州通在武漢建設全球最大的單體醫藥物流中心等。隨著電子處方開放,醫藥電商產業將得到快速發展,未來在面向C端的物流也將會是巨大的市場之一。
小結
資源匱乏都是相對而言的,找到適合的產業定位和適合當地的特殊細分領域,與區位要素資源特點結合,資源匱乏地區仍然有機會發展生物醫藥產業,實現換道超車。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