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力挺網絡售藥、處方流轉、互聯網醫療
作者:醫藥經濟報 來源:醫藥經濟報 2020-9-18 打印內容
隨著醫藥電商、互聯網醫院等在線醫療用藥服務市場發展,線上服務逐步延伸出視頻、語音通話、O2O送藥等多種方式,但收費和醫保支付相關問題始終讓部分患者保持謹慎態度。
可喜的是,支付制度結構性調整正處在改革進行時:
今年3月,國家醫保局、國家衛健委聯合印發《關于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開展“互聯網+”醫保服務的指導意見》,在特殊時期積極探索打通互聯網醫療支付通道,進一步從支付端為“互聯網+醫療服務”提供制度支持。
今年5月,國家衛健委官網發布《關于做好公立醫療機構“互聯網+醫療服務”項目技術規范及財務管理工作的通知》(簡稱《通知》),就技術項目、定價收費、財務核算等提出規范要求,鞏固“互聯網+醫療服務”在疫情防控形式中的優勢作用,規范公立醫療機構“互聯網+醫療服務”行為。
今年7月,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醫療保障局等13個部委聯合發布《關于支持新業態新模式健康發展激活消費市場帶動擴大就業的意見》,提出一系列政策措施,重點扶持線上服務新模式,積極推動發展互聯網醫療,鼓勵在線購藥模式。
業內專家分析表示,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醫藥平臺新增的大量新用戶不會到醫院去看病再到藥店買藥,部分慢性病患者和常規輕癥病患者會通過在線問診后直接通過平臺購藥。
由于醫療機構管理和費用支付為屬地管理,特殊時期線上診療取得的積極成果,支付制度改革或將逐步向全國各個城市鋪開。據初步統計,目前江蘇、貴州、甘肅、四川等省份全省或部分地區已出臺遠程醫療價格、報銷等政策,將符合條件的診療服務納入醫保支付范圍。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以新業態新模式引領
新 型 消 費 加 快 發 展 的 意 見
國辦發〔2020〕32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近年來,我國以網絡購物、移動支付、線上線下融合等新業態新模式為特征的新型消費迅速發展,特別是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傳統接觸式線下消費受到影響,新型消費發揮了重要作用,有效保障了居民日常生活需要,推動了國內消費恢復,促進了經濟企穩回升。但也要看到,新型消費領域發展還存在基礎設施不足、服務能力偏弱、監管規范滯后等突出短板和問題。在常態化疫情防控條件下,為著力補齊新型消費短板、以新業態新模式為引領加快新型消費發展,經國務院同意,現提出以下意見。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堅持以改革開放為動力推動高質量發展,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比蝿眨瑘远▽嵤⿺U大內需戰略,以新業態新模式為引領,加快推動新型消費擴容提質,堅持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補齊基礎設施和服務能力短板,規范創新監管方式,持續激發消費活力,促進線上線下消費深度融合,努力實現新型消費加快發展,推動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