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上市新藥這里能用了
作者:醫藥網 來源:醫藥網 2020-9-4 打印內容
強化行業主管部門的協同配合、信息互通、相互銜接,建立齊抓共管的工作機制。擴大電子證照、電子印章、電子證書的應用范圍,有效推動監管工作線上電子信息的共享與互通,及時有效提取建設項目的信息數據,建立信用信息互通共享機制。
三是加強承諾事項的監管。對通過承諾方式容缺辦理的審批事項,通過“雙隨機、一公開”、“互聯網+監管”等方式進行全過程的監管,確保建設工程按照行業規范、標準的強條要求實施建設。存在逾期未履行承諾的,對責任單位進行懲戒,取消其承諾告知、容缺審批的資格,列入失信名單,對情形嚴重的撤銷行政審批決定或依據相關規定進行懲處。
四是嚴格落實退出機制。按照《海南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游先行區項目退出管理暫行辦法》實施退出機制。對嚴重違反規劃、工程質量存在重大安全隱患、長期閑置土地、嚴重影響環境、不履行項目入園框架協議和投資協議以及相關承諾書等行為且無法進行整改的項目,及時啟動退出機制。
(九)一網通辦,線上線下“無縫”融合。
30.充分發揮“互聯網+”、大數據、區塊鏈、人工智能等現代信息技術作用,加強系統間集成創新,強化數據有序共享,搭建“規建管”數據查詢、CIM(城市信息模型)輔助決策等系統,線上形成“一張藍圖、一個系統、一口登錄、一張表單、一次性審批”極簡審批服務系統,實現政務服務一網通辦,提高審批服務效率。
(十)強化風險防控。
制定實施有效的風險防范措施,明確加強過程監管的規則和標準,壓實監管責任,實施全生命周期有效監管,防范醫療衛生、生態環保、生物安全和工程建設領域重大風險。
31.建立健全醫療糾紛和預防處理機制。建立健全應急處理機制,增強駐區醫療監管力量,加大日常巡查力度,及時發現并妥善處置風險隱患,確保園區運營安全;強化藥品疫苗全程監管,對違法者嚴懲不貸,對失職瀆職者嚴肅查辦;加強有關法律法規和政策宣講,不斷提升園區企業依法經營意識;正確引導社會輿論,及時有效回應社會關切。
32.加強生態風險防控,實行嚴格的進出環境安全準入管理制度。推進醫療廢物等危險廢物處置設施建設,提升突發生態環境事件應急準備與響應能力。建立健全環保信用評價制度。
33.加強重大傳染病和生物安全風險防范。建立衛健、海關等多部門協作的境外疫病疫情和有害生物聯防聯控機制。
34.建立和實施包括工程質量、安全生產、環境保護、消防隱患、國家安全、水安全、氣候安全等方面的風險評估制度,制定有關風險防控預案,嚴格強化工程建設管理,確保項目質量、安全、環保。做到科學施工、合理施工、安全施工,打造“精品工程”、“安全工程”、“綠色工程”。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