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試點“1+X”用藥模式 進入基藥目錄就能分享盛宴?
作者:醫藥網 來源:醫藥網 2020-2-14 打印內容
據業內流傳,新版國家基藥目錄初稿已經形成,2020年馬上就要來臨,基藥調整的速度越來越快了。
地方層面,日前,江蘇省衛健委發布《實施國家基本藥物制度綜合試點方案》,將選擇南京溧水區等6個地區開展實施國家基本藥物制度省級綜合試點。江蘇要求全面配備優先使用基本藥物,形成以基本藥物為主導的“1+X”用藥模式。配備使用基藥產品數和金額數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不低于50%;二級綜合醫院和中醫院不低于40%;三級綜合醫院和中醫院不低于30%的基礎上每年提高5~10個百分點。江蘇最終的目標是,實現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二級綜合醫院和中醫院、三級綜合醫院和中醫院配備使用基本藥物產品和金額占比均分別不低于90%、80%、60%。
步入2019年,基藥終于逆襲。10月11日,國務院辦公廳公布《關于進一步做好短缺藥品保供穩價工作的意見》(國辦發〔2019〕47號),對基藥的配備使用提出了“1+X”的相關要求,即逐步實現政府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二級公立醫院、三級公立醫院基本藥物配備品種數量占比原則上分別不低于90%、80%、60%。問題是,進了基藥目錄就能盛宴狂歡?
基層補償機制跟不上
首先要面對的一個現實是,基層醫療機構的補償機制問題。根據相關統計,截至2019年9月底,基層醫療衛生機構95.4萬個。其中,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3.5萬個,鄉鎮衛生院3.6萬個,村衛生室62.1萬個,診所(醫務室)23.8萬個。
一邊是國家政策對分級診療的大力支持,各路企業招兵買馬、摩拳擦掌,準備在基層大展拳腳;一邊卻是基層醫療人才“青黃不接”,設備陳舊,診療水平低下,大眾就醫習慣難以改變。
《2016年我國衛生和計劃生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16年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門診量占門診總量的22.7%,所占比重同比下降0.2個百分點。同年的入院人數中,醫院有17528萬人,占77.1%,基層醫療衛生機構4165萬人,僅占18.3%,金字塔的塔頂越來越大,三甲醫院的資源和患者越來越集中,虹吸效應越來越嚴重。
再加上部分基層醫療機構在實行“零差率”銷售之后,補償機制一直跟不上基藥制度的推進。于是,有些地方基層醫生對基層醫療的熱情從“熱情似火”降至“無情冰點”。
為了扭轉困局,有關方面想了很多辦法,比如加大投入、藥品“零差價”銷售、增加藥事服務費,開放醫生多點執業,包括醫聯體、醫療集團的組建,醫保異地結算節奏加快,均助力了公立醫院改革的發展。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