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加碼 醫藥物流行業格局生變
作者:醫藥網 來源:醫藥網 2019-5-24 打印內容
在業內看來,隨著我國醫藥市場的不斷整合與規范,大量效益低下、管理落后、運作原始的醫藥商業企業被淘汰。社會物流企業可以通過并購、資本運作等方式整合醫藥專業化倉儲資源,完善醫藥物流的網絡布局。另外,通過特殊細分領域專業能力的培養,幫助物流企業快速取得比較優勢,形成專業化競爭力。
物流標準化仍是突出短板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醫藥物流良性發展仍面臨一些突出短板,包括集中度低、標準化低、物流成本高等。
上藥控股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任剛舉例稱,全國還不能多倉聯動,行業整體處于小而散的狀態,不能形成規模效應,造成物流成本居高。“協同”成為行業良性發展的關鍵詞。
在陜西天士力醫藥物流有限公司總經理張芳看來,隨著4+7藥品帶量采購的落地,配送集中度也會提高。醫藥物流是半開放市場,受政策影響較大。協同的前提是一體化,一體化離不開標準,而標準的前置條件是合規。
加強合規管理,加快醫藥供應鏈變革勢在必行。記者了解到,隨著冷鏈運輸法規相繼出臺,監管不斷升級,新版GSP(《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范》)對涉及藥品安全的物流提出非常嚴苛的要求和規范,目前大型醫藥生產企業和醫藥物流企業已經實施全面的冷鏈質量管理。不過,多美達亞太區中國營銷中心總經理談麗君也坦言,占據我國80%以上的中小型藥品批發企業,沒有冷鏈運輸配送資質,被迫退出疫苗經營市場。
標準和行業規章不統一依然是明顯短板。就冷藏藥品追溯問題來看,由于GSP和GMP(《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的冷鏈標準不統一,導致冷鏈的國家標準、地方標準解讀不一,企業自律性差,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醫藥物流企業信息共享發展的步履維艱。
禮來亞洲區物流副總監許超說,目前尚沒有統一的政策,能夠讓企業按照法規合理合法自由地實現多倉運營。此外,從運輸上看,在2013年新版GSP出臺以后,運輸企業的質量、管控、能力雖然有了很大提升,但整體水平仍有一些欠缺。
在業內看來,醫藥物流標準化是行業規范運行的基礎和依據,也是各個環節、部門、企業協同發展的前提。中物聯醫藥物流分會認為,應完善國家藥品物流標準體系建設。加大藥品物流標準的實施力度,努力提升物流服務、物流樞紐、物流設施設備的標準化運作水平。實現藥品物流標準與其他相關行業標準、國際藥品物流標準的銜接。
事實上,醫療物流標準化建設正在加快。據了解,全國物流標準化技術委員會醫藥物流標準化工作組目前已牽頭制定11項標準,涉及設施設備驗證、藥品物流、冷鏈物流、醫藥冷藏車、陰涼箱、保溫箱、IVD、醫學檢驗、院內物流、承運商審計、冷藏車認證等方面。今年將抓緊彌補空白標準,例如 “醫藥中轉倉庫”、“溫濕度監測設備”、“藥品包裝”、“大型醫療器械運輸”等方面,有望加快制定相關標準。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