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總:這些省,藥房托管被叫停 千億市場涼涼
作者:醫藥網 來源:醫藥網 2019-2-15 打印內容
2017年12月,山東省政府發文明確表示,將“完善藥品配送企業管理辦法,加強藥品配送行為監管,防止獨家配送、壟斷經營,嚴禁網下采購配送藥品。”
2016年8月,青海省發布《關于進一步規范醫療機構科室管理和醫療技術臨床應用管理的通知》,要求“嚴禁醫療機構進行藥房托管或承包”。
之后,國家衛健委以發文的形式明確指出“公立醫院不得向營利性企業托管藥房”,最終定調,藥房托管被官方叫停。而十幾個省份對其的轉發、執行,則意味著藥房托管被禁的文件,開始逐漸落地。
▍千億市場涼涼,藥企各有出路
曾幾何時,各大藥品流通企業或者藥品生產企業都盯上了藥房托管市場。比如,據上海醫藥2017年報,其共計托管醫院藥房226家,2017年新增97家。
藥房托管也曾開展得如火如荼過,《經濟參考報》2016年報道,全國范圍內約有半數以上的二級及以下醫院,已實施或計劃實施藥房托管。
相關人士估計,藥房托管市場可達千億:IMS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處方外流將為零售藥店帶來2500億的增量;到2020年,處方院外購藥將達到總體開方量的1/3,市場規模接近8000億,而藥房托管曾被認為是處方外流的重要“實現”途徑之一。
在“千億市場”涼涼之前,已有很多積極布局藥房托管的藥企,及時止損,跳出此項目,或干脆改弦易轍。
此前,步長和九州通宣布,將合作議案中的醫療機構藥房托管業務模式調整為專業藥房業務模式(包括院內專業社會藥房、DTP 藥房、院邊藥房、院邊門診等)。
但我們需要注意的不僅僅是千億市場的“蒸發”,而是,在藥房托管后,是否還會有變相托管的情況出現?在醫院內生性的激勵機制不改變的情況下,此次是否又是簡單的暗扣變明扣,又接著變回暗扣?
如何解決藥房托管背后的問題,才是值得我們思考和關注的重點。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