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抗抑郁藥物市場發展現狀分析
作者:醫藥網 來源:醫藥網 2019-12-13 打印內容
1. 抗抑郁藥物市場集中度高
藥物品種方面,由于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SSRIs)較以往的TCA類抗抑郁藥物具有不同的結構和藥理機制且療效明確,不良反應少,應用安全,因而近年來迅速成為臨床上的一線抗抑郁藥,是目前最重要的一類抗抑郁藥。
至今已有30多個SSRIs類品種在全球應用,TOP10分別為艾司西酞普蘭、舍曲林、文拉法辛、帕羅西汀、度洛西汀、氟哌噻噸+美利曲辛、米氮平、氟西汀、西酞普蘭和氟伏沙明,合計市場份額遠超90%,抗抑郁藥物市場集中度較高。
圖2 2018年國內醫院抗抑郁藥物用藥市場格局概況(按品種)
2. 外企占市場主導地位,國內以仿制藥為主
從我國公立醫院抗抑郁藥的市場競爭格局來看,外資企業和合資企業在市場中占據了主導地位,合計約占總市場的90%,國內企業市場占比僅10%。據悉,輝瑞、丹麥靈北、禮來、山東京衛制藥、華海藥業五大藥企占整個抗抑郁市場一半以上的份額,其中輝瑞、丹麥靈北和禮來呈現三強爭霸的局面。2018年銷售額TOP10的產品中,TOP5銷售額均超5億元,其中丹麥靈北制藥的草酸艾司西酞普蘭片銷售額位居首位。
表2 2018年我國公立醫療機構終端抗抑郁藥TOP5
縱觀國內企業布局抗抑郁藥物市場,可看出國內企業在此細分領域是以仿制藥為主或全部為仿制藥,這與長期以來人們對抑郁癥的重視程度不高、對治療抵觸而導致這個細分領域受關注度少、經濟價值被低估有關,因而少有企業會大量投入進行新產品研發,通常選擇仿制藥這條較為便捷的道路。
抗抑郁藥藥物市場分析
1. 抗抑郁藥市場已連續多年保持快速增長
抑郁癥是一種常見的精神疾病,全球抑郁癥患者多達3.5億人,其中我國患者數量近億,占總人群的7.3%。目前我國抑郁癥患者就診率低(真正接受抗抑郁有效治療的患者比例依然不足10%),抑郁藥市場還有巨大的爆發空間,據悉,抗抑郁藥在國內醫院的銷售額近年來持續增加,2018年醫院銷售額同比增長19%。
2. 抗抑郁藥物市場發展前景仍然廣闊
在我國抗抑郁用藥仍然是一個相對小眾的領域。原因一方面是抑郁癥的概念在我國普及程度較低,大多數人可能認為病人出現情緒低落的情緒后可以自我調節而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另一方面是對抑郁癥認知錯誤,諱疾忌醫,從而即使被診斷出是抑郁癥也有很多人對治療有抵觸情緒。
雖然隨著我國發展進程加快,各種社會矛盾突出,人們的生活壓力增加,抑郁癥的發病率持續上升,但抑郁癥用藥仍舊只涉及少部分患病人群,與歐美國家有較大差距。從歐美較為成熟的抑郁癥診療觀念及市場來看,我國抗抑郁藥物市場發展前景廣闊。我國近億人受抑郁癥困擾,成熟的市場規模有望達200億元,而現有的市場規模不足85億元,抑郁癥是一塊巨大的蛋糕,發展潛力非常巨大。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