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對醫藥行業的10大影響與4大趨勢預判
作者:醫藥網 來源:醫藥網 2019-1-4 打印內容
《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2017年版)》合并歸類的劑型所包含的具體劑型見下表:

(三)醫保支付標準及醫保支付價將浮出水面
醫保支付價才是本次“4+7”的大招。醫保支付價將一舉解決中選產品與落選產品的醫保支付價格,從而保障患者的選擇權和藥品可及性。不愿意降價落選的產品,在醫院或藥店零售市場患者購買,醫保僅支付中選產品的中選價,高出醫保支付價的部分患者自付。

二、長期影響
(一)醫保局將主導集中采購,將形成全國市場和唯一價格雙統一,最低價唯一中標的規則將激勵企業主動降價搶市場
醫保局作為超級買家,從幕后走向臺前,屢受藥企詬病的“招標降價死”現象將終結,帶量采購、招采合一、以價換量將成為未來集中采購的主旋律。而隨著“4+7”中選價格向更多城市擴散,越來越多的城市跟標,參差不齊的價格也將走向一致,入選產品上限價一統天下。“4+7”四兩撥千斤,碎片化的采購訂單將趨向統一,招標全國一盤棋、一次定江山將考驗藥業的投標報價策略。
“”4+7以外城市的跟標效應將把中選產品的市場覆蓋放大10倍,中選產品不僅強化了品牌,能零門檻進入醫院,還能節省一大筆銷售推廣費用,如此劃算的買賣,不知道落選企業是否會腸子都悔青了呢?
(二)國產仿制藥質量與價格與美國雙接軌,國產仿制藥價格雪崩
仿制藥一致性評價將提升藥品質量,《中國上市藥品目錄集》與美國藥品橙皮書要求一致,將通過一致性評價的仿制藥與美國仿制藥拉到了同一賽道;同時,中國仿制藥的價格也將陸續與美國接軌,成為物美價廉的代名詞。對此,國內藥企要有清醒的認識,果斷摒棄高價格、高空間、高毛利的投標策略,轉向更務實的以價換量、降價搶市場的投標策略。國內藥企勿再掩耳盜鈴,幻想再讓患者和醫保局花著正版的錢去買B版的山寨貨已是癡人說夢。醫保局洞若觀火,美國乃至全球仿制藥價格唾手可得,降價降價再降價,向美國仿制藥價格靠攏才是正道。中美市場慢病產品必將是集采價格血拼重災區,也將是價格盆地。
目前,3個產品已接近美國市場價格,浙江京新的瑞舒伐他汀片(0.78元/片VS 0.62元/片(已經接近于美國市場仿制藥的最低價,下同),浙江華海的鹽酸帕羅西汀片(1.67元/片VS0.9元/片),浙江京新的苯磺酸氨氯地平片(0.15元/片VS0.07元/片)。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