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研究
作者:醫藥網 來源:醫藥網 2018-11-9 打印內容
三、產業鏈分析
2017年,全市生物醫藥產業實現產值632億元,同比增長16.9%,高于全國醫藥工業增速6個百分點。根據《重慶市加快生物醫藥產業集群發展行動計劃(2016—2020年)》,到2020年全市生物醫藥產業將實現1300億元總產值,化學藥、中藥、健康制品、醫療器械、生物制藥和藥用輔料配套6類產業產值將占全市醫藥產業總產值95%以上。
目前重慶市除了具有基礎優勢的化藥、中藥、醫療器械等傳統產業之外,正積極布局特色醫療器械如基因檢測、前沿生物技術領域如精準生物干細胞等未來產業。形成了以大渡口為代表的精準治療(重點發展基因測序、細胞治療、基因編輯等前沿技術)、體外診斷試劑與設備(重點發展核酸擴增(PCR)、基因芯片)等的體外診斷特色產業集聚區;以高新區為代表的基因測序、醫療大數據、數字化醫療設備等的生物醫藥高新產業;以巴南為代表的單抗藥物、3D打印等的符合前沿技術發展趨勢的產業。
四、創新鏈分析
根據火石創造數據庫數據顯示,截止目前重慶市累計受理藥品上市申請1297件,包括化藥1108件,體外診斷試劑5件,藥用輔料4件,生物制品7件,中藥173件。累計獲批藥品765件,包括化藥615件,生物制品14件,中藥136件。其中,2017年共批準藥品67件,其中化藥53件,生物制品7件,中藥7件。
截止目前,在獲批的藥品中,獲批新藥52個,其中化藥40個,生物制品2個,中藥10個。2017年獲批新藥5個,其中化藥2個,生物制品2個,中藥1個。
截至目前,重慶市累計受理臨床試驗申請437件,包括仿制藥25件,新藥404件。
藥物臨床試驗登記與信息公示平臺共受理重慶市臨床試驗28件,其中2017年新增13例。
五、空間鏈分析
重慶市生物醫藥產業主要分布在兩江新區、高新區、涪陵區、榮昌縣和巴南區,形成“五園兩帶七基地”的產業格局,主要產業載體包括兩江綜合性醫藥產業園、高新區醫藥創新孵化園、涪陵現代中藥產業園、榮昌醫(獸)藥產業園和巴南化學藥產業園。
兩江綜合性醫藥產業園。一期規劃5平方公里,重點發展醫療器械、化學藥、生物制藥領域,目前已入駐的項目包括北大國際醫院集團醫藥生產基地、重慶藥友生產研發基地、重慶博騰科技研發中心、重慶富進生物研發中心、中國干細胞集團、重慶海扶生產基地、陸達生物細胞臨床醫院等。
高新區醫藥創新孵化園。規劃面積5平方公里,重點發展生物制藥、個性化醫療、研發技術服務等產業。已入駐中英生命科學園、重醫生物科技產業園、生物醫藥制劑及創新平臺、眼保健產業基地、重慶市食品藥品檢驗檢測中心、重慶金域醫學檢驗中心、三醫大GLP中試基地、重慶雅明健康管理中心、市健康云計算服務中心等項目。未來3~5年內,依托三大板塊,高新區將謀建百億級生物醫藥產業集群,躋身國內一流的生物醫藥產業專業園區,打造成為國家高技術產業示范園區和全國知名的“西部生物谷”。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