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醫藥市場迎突破發展黃金期:二元新格局重構
作者:佚名 來源:醫藥網 2017-7-28 打印內容
非公立機制體系內的社會辦基層醫療方面也有兩類。
一類是城市和農村個體診所,包括改制后的原國有資本背景下的廠礦門診衛生所等小型診療機構。在國家大力提倡多元辦醫的政策引導下,近年來得到更為迅猛的發展。其重要原因在于患者對于個性化治療和用藥多元化的需求,在社會辦基層醫療終端可以得到較好滿足;另一個原因則在于公立基層醫療單位相對集中,區域輻射能力不足,而幾乎無所不在的社會辦基層醫療終端覆蓋更為廣泛的區域,可滿足患者就近治療的需求。
然而,社會辦基層醫療市場由于存在“數量多、規模小、分布散亂、管理較差、經營水平較低”的特點,難以達到區域主流醫藥流通企業提供配送服務的標準,因此主要被區域內以經營低端普藥為主的非主流醫藥流通企業覆蓋,市場份額結構也較為分散,沒有優勢較為突出的醫藥流通配送企業。
另一類社會辦基層醫療機構則是分布于遠離城鎮區域、坐落于偏遠山區和鄉村的個體診所和衛生室等農村基層的社會辦小醫療機構。這類醫療機構不僅具有大多數社會辦基層醫療機構普遍存在的更為嚴峻的配送效率和風險管控瓶頸問題,還是基層醫療最后一公里配送難度最大的細分市場。
社會辦基層醫療作為“十三五”期間極具潛力的細分市場,將通過信息技術和大數據等現代前沿技術的應用,突破目前的業務發展瓶頸。
結語>>>
那些率先通過創新基層醫療服務市場拓展模式,能夠成功在公立基層和社會辦基層醫療兩個細分市場雙輪驅動,在公立基層和社會辦醫雙核市場全面實現終端渠道覆蓋,成為我國新的醫療服務終端市場格局下保持領先地位的醫藥流通企業,將成為伴隨我國新醫改契合基層醫療服務市場二元化發展的趨勢、分享我國基層醫療服務市場快速發展成果的王者。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