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藥為人類健康福祉貢獻力量
作者:光明網 來源:百家號 2023-1-13 打印內容
中醫藥學包含著中華民族幾千年的健康養生理念及其實踐經驗,是中華民族的偉大創造和中國古代科學的瑰寶。中國充分發揮中醫藥獨特優勢,為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力量。
“對中醫藥發展很有信心”
不久前,第十九屆世界中醫藥大會在巴西圣保羅舉行,以“推動中醫藥高質量全球發展,為增進各國人民健康福祉做貢獻”為主題,涉及巴西公共政策與中醫藥、中醫藥理論基礎、針灸與身體治療等內容,生動展現了近年來中醫藥的傳承、發展與創新。
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主席馬建中表示:“此次是世界中醫藥大會第一次走入南美洲,希望以此為中醫藥搭建更廣闊的平臺。”
巴西聯邦大法官皮涅羅在大會上分享了自己與中醫的不解之緣。“20多年前,我的右臂疼痛,采用針灸療法后,病痛得到明顯緩解。”
在巴西貝洛奧里藏特市開辦中醫診所的保羅,曾在北京中醫藥大學留學7年。他表示,如今,當地民眾對中醫藥日益了解,接受中醫藥治療的人逐漸增多,“我對中醫藥發展很有信心”。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巴西的中醫藥從業者已有20萬人,針灸、草藥等療法已納入巴西全國統一醫療系統。圣保羅聯邦大學醫學院預防醫學部教授瑪麗安娜·卡布拉爾曾在山東學習中醫,多年來致力于在巴西,特別是在圣保羅市推廣中醫藥。她表示,中醫藥有著獨特療效,希望越來越多的人了解中醫藥。
中國巴西中醫藥國際合作基地首席執行官方芳表示,巴西植物種類豐富,中成藥來源廣泛。中醫藥的技術與經驗在這里不斷推廣,中醫藥治病與保健逐漸被民眾所接受。此外,中醫藥教育和臨床培訓還有很大提升潛力和空間。
“患者的認可是關鍵”
“隨著中醫藥走出去的步伐加快,許多國外患者從嘗試、認可到信任中醫藥,切身體會到中醫藥的安全療效。”西安中醫腦病醫院國際部主任王輝說,該院已接診來自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土耳其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約1.2萬人次腦病患者。
3歲的俄羅斯小朋友阿爾塞尼患有小兒腦癱,去年1月,他的母親聯系到西安中醫腦病醫院尋求幫助。在該院的遠程會診中心,主治醫師白新潮通過視頻連線與俄羅斯中醫藥學會的醫生對阿爾塞尼進行會診。“患兒有立遲、行遲、語遲等癥狀,我們為他量身制定了針刺、推拿、拔罐及康復訓練等全方位治療方案。”白新潮說。
經過一個療程治療,阿爾塞尼在運動和語言上有了很大進步,“太謝謝你們了!”萬里之外,他的母親眼中泛著淚花。
西安中醫腦病醫院是中國首批、西北首家“國家中醫藥服務出口基地”。近年來,醫院通過線上方式為多國患者提供醫療咨詢、遠程問診等服務。醫院還先后在孟加拉國、印度尼西亞、俄羅斯、哈薩克斯坦、捷克等國建成8家國際中醫藥特色診療中心。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