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替代加速推進 骨科植入器械行業發展勢頭強勁
作者:醫藥網 來源:醫藥網 2022-2-11 打印內容
人工關節主要分為人工膝、髖、肘、肩、指、趾關節,其中膝關節和髖關節產品占據人工關節市場95%的份額。我國人工關節市場起步較晚,體量較小,生產技術還不成熟,且產品價格昂貴。隨著生產技術的發展以及集采政策的落地實施,人工關節價格將大幅下降,未來市場增速有望進一步放量。
根據中國醫師協會發布的數據,2018年我國人工全髖關節置換手術共計約43.93萬臺,人工全膝關節置換手術共計約24.92萬臺,膝關節單髁置換手術共計約1.12萬臺。基于國內外患病人數差異,我國人工關節市場滲透率目前遠低于發達國家和地區,具有較大的發展空間。
近年來,國產人工關節市場發展迅速,增速遠高于進口人工關節類產品。隨著醫保控費政策的推進、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消費觀念的改變,國產人工關節市場有望持續保持高增長態勢。
值得注意的是,相較于創傷類植入器械,脊柱類和關節類產品市場仍有諸多技術問題尚待攻克。隨著國內生產企業研發經費不斷投入,研發創新能力持續提升,國內外生產技術差距正在慢慢縮小。
行業滲透率不斷提升
我國骨科市場集中度比較分散,進口企業占據絕大多數市場份額。據醫械研究院統計,2018年,在我國骨科植入器械行業市場,占有率排名前二十的生產企業共占據57.3%的市場份額。其中,6家進口品牌占據38.8%的市場份額,14家國產品牌占據18.5%的市場份額。從細分領域來看,關節類植入器械的生產技術難度最大,國內企業市場占有率最低,國產替代空間最大,是當前國內骨科植入器械市場增速最快的細分領域之一。
近年來,高值醫用耗材集中帶量采購改革不斷推進,骨科植入器械行業滲透率進一步提升。2019年7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印發治理高值醫用耗材改革方案的通知》,明確要在高值醫用耗材領域探索帶量采購。其中,骨科植入物耗材是臨床廣泛使用的高值醫用耗材,各地積極探索其帶量采購方法。
2021年9月,國家組織人工關節集中帶量采購于天津開標,此次人工關節集中帶量采購產品包括初次置換人工全髖關節和初次置換人工全膝關節。值得注意的是,眾多進口企業積極參與此次集采競標,部分進口產品的報價均低于國產。但考慮到進口企業的生產與服務成本均高于國內企業,國產品牌有望通過集采降價后的利潤空間維持較好的配送與跟臺服務水平,從整體上實現較好的臨床使用效果,進而獲得更大的市場份額。
旺盛需求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
當前,老齡化問題日趨嚴峻,骨科疾病發病率顯著增長。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3—2020年,我國65歲及以上人口比重持續增長,2020年末約為1.91億人,占總人口的比例達到13.5%,較2013年上升3.8個百分點。與此同時,根據國家衛健委發布的數據,我國居民人均預期壽命已從2010年的74.8歲增至2019年的77.3歲。老齡人口數量和預期壽命日益增加,而骨科疾病發病率與年齡相關度極高,因此,老年人群對骨科植入器械的需求將不斷增長。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