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采目標完成毫無懸念 集采常態化下 未來走向如何?
作者:醫藥網 來源:醫藥網 2022-1-21 打印內容
“集采常態化,未來的仿制藥將處于一個價格下行、微利化,結構重新調整的時代。”
在2022年2月21日由E藥經理人主辦的中國醫藥產業新年展望會上,醫藥云端工作室創始人點蒼鶴發表了《進入“萬物集采”時代的VBP發展趨勢》演講,從國家集采的背景到六批七輪集采的發展脈絡,解讀進入“萬物集采”時代后,國家與地方集采的未來發展趨勢。
01 從“超級醫保局”誕生到國采規則成熟
國家帶量采購的起點在2018年,點蒼鶴認為最大的背景是國家職能部門的調整。
2018年3月,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表決通過了關于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的決定,組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醫療保障局,被業界稱為“超級醫保局”。這一名稱源于新組建的國家醫保局將原分散在人社部、國家衛計委、國家發改委以及民政部的醫保監管、藥價管理、醫療救助等多項職能進行了合并,具有“組織制定和調整藥品、醫療服務價格和收費標準,制定藥品和醫用耗材的招標采購政策并監督實施”的職責,也就為此后的集采奠定了基礎。
同年12月,從國家組織“4+7”試點城市集采開始,一直到2021年11月胰島素集采,國家集中帶量采購工作已經進行了六批七輪。點蒼鶴將這六批七輪集采歸納為探索期、穩定期、續標期和專項期四個階段。
首先,4+7集采及擴圍是探索期,這一時期的特點是“不斷摸索規則和模式,從報價最低或降幅最低者中選、承諾單一貨源到允許最多3家中選“;第二批到第五批集采進入“穩定期”,這個過程中各省集采、聯盟,逐步納入常規、成熟的臨床常用品種,降幅、規則也趨于穩定;2020年集采進入到續簽期,各省開始大規模續簽,2021年國家層面也出臺了續簽的指導規則,集采進入常態化、周期化階段。
隨著省級集采探索生物制品、中成藥的帶量采購,以及國家組織進行胰島素集采,集采也開始進入專項期。
02 集采目標完成毫無懸念
整體而言,在六批七輪集采的實踐過程中,規則以及價格降幅都在趨于穩定、成熟。點蒼鶴總結,在品種范圍上,存在三個及以上過一致性評價仿制藥通用名+劑型將被納入集采候選;在集采頻率上,基本確定為一年兩次國采;在采購周期上,基本原則為中選企業不超過2家的為1年,其他2~3年,加入注射劑品種后,結合注射劑產品的獨特性,設定其原則上為1年;在價格上,除胰島素集采外的五批六輪集采的價格平均降幅基本已經穩定在52%~56%。
事實上,未來的集采方式也已經在實踐中逐漸成型。根據此前旗幟網上刊登的署名文章《構建醫藥價格治理新格局》,其中指出了根據品種特點的不同,未來的集采方式主要為五種。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