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材生態種植 護衛青山綠水
作者:雙鴨山發布官號 來源:百家號 2021-8-13 打印內容
據了解,近幾年,我市不斷加大農業供給側結構性調整,大力推進中草藥等特色產業發展,生產規模不斷擴大,中藥材種植面積呈逐年上升趨勢。截止目前,全市中藥材在田總面積為17萬畝,種植面積較大有刺五加、人參、防風、白鮮皮、蒼術、赤芍。在優先發展,政策的撫育上,全市共有中藥材種子種苗繁育基地8家,中藥材種植合作社59家,參與種植戶數約1200余戶,種植者熱情高漲。
適地適藥 生態種植
“不走生態種植這條路,中醫藥將很難發揚光大”。市中醫院院長趙金銘說,好的中醫要有好的中藥材,好的中藥材才能促進中醫藥事業的發展。
為提高生態種植中藥材質量,保障林草中藥材產業健康發展,提振林業經濟轉型發展,發揮生態產業優勢資源,市林草局早在2019年就開展謀劃發展中草藥種植項目,按照國家林草用地規定,采取先行示范、引入種植示范、合作社承包種植等多種方式。目前,中藥材種植面積達到1810畝,其中包括1360畝關防風,450畝兔絲子。
我市林草部門遵循“保護優先,尊重自然;適地適藥,綠色種植;提升品質,保障安全”、“產業生態化,生態產業化”的理念。維護生態系統平衡穩定,適度規模開展林草中藥材生態種植。今年1月1日我省出臺的林草中藥材生態種植通則中,提出化學肥料和有毒農藥零投入管理,從源頭上保障中藥材的安全。
根據中藥材品種的生長的特性和種植區環境特點,我市采用不同的生態種植模式培育中藥材。主要包括林下種植、草地混植、單一種植、間套作種植、輪替種植和生態景觀種植等模式 。
寶清縣小城子鎮結合本鎮半山區自然資源優勢,集合全縣中草藥產業企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的支持,打造寶清縣中草藥產業孵化區。建設道地北藥種苗繁育園3處,繁育面積達到1500畝,采用科學管理,土壤改良,有機施肥、配套農業等先進技術。重點培育赤芍、白鮮皮、防風等道地“北藥”。打造太平村道地中藥材品種展示園區,種植面積1000畝的道地中藥材品種展示園區。展示園區分為道地品種展示區、精品藥材栽培示范區,共展示道地藥材10余種。園區采用綠色防控、水肥一體、追溯等先進技術及設施,同時作為種植技術研發、中草藥種植教育基地,科技展示、研究、交流中心。
目前,我市較大的中草藥種植基地主要有寶清縣和源堂藥業、寶清縣龍頭鎮北龍村種植基地、寶清縣新中草藥合作社、寶清縣小城子鎮種植基地、寶清縣中草藥協會、寶清縣老龍背林產品開發有限責任公司、饒河縣太平弘毅中草藥種植合作社、四方臺區綠源中草藥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等。以突出區域特色,發展道地藥材為抓手,重點培育四方臺的“關防風”、寶清的“白鮮皮”、饒河的“刺五加”等特色產品。寶清縣、饒河縣為重點強化示范生產基地建設,中藥材種植結合旅游觀光,打造了小城子中藥材特色小鎮。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