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醫藥行業還有機會?
作者:十二不惑 來源:十二不惑 2021-4-2 打印內容
疫情成為催化劑
2020年,對于生物醫藥行業來說,顯然是一個非常不錯的年份,很多醫藥公司的利潤同比出現大幅增長,生物醫藥領域優質公司的股價表現也非常出色。
因去年疫情席卷全球,特別是醫療器械、生物疫苗、醫學檢測類公司的股價大都翻倍。
正是因為疫情,人們的健康意識愈發強烈。
2020年10月,十九屆五中全會召開,根據五中全會公報,中央將繼續把“全面推進健康中國建設”作為未來的重大任務。
公報對醫療衛生事業、醫藥衛生改革提出了明確的發展目標:堅持基本醫療衛生事業公益屬性,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加快優質醫療資源擴容和區域均衡布局,加快建設分級診療體系,加強公立醫療建設和管理考核,推進國家組織藥品和耗材集中采購使用改革。
此外,支持社會辦醫,推廣遠程醫療。
這一系列的政策和舉措,為推動醫療健康事業的長遠發展帶來無限生機,也為醫療行業未來的發展指明了方向。
自去年底藥品集采與醫用耗材集采基本完成后,醫療行業的利空已經擺在臺面上。去年上半年正值疫情風口,醫療板塊大漲,下半年動能不足,但也沒有出現大幅回調。
利空釋放得差不多后,醫藥板塊最近又開始有回升的趨勢。
行業利好眾多
醫藥行業包括化學制藥、生物醫藥、醫療器械、醫藥研發外包、醫療服務、醫療美容等等。
這些行業的特征是消費屬性比較強,需求長期存在,周期性弱。
哪怕算是利空的帶量采購,也說明藥品和醫用耗材使用量大,可以當做消費品來看,換個角度卻是利好。
長遠來看,醫療行業利好很多。
首先,有消費升級的屬性。
為了提升顏值,人們愿意去整容,去打玻尿酸,去治療近視眼、去看牙。
為了更健康,人們愿意自費去打二價疫苗,多花錢用上更好的醫療器械。
其次,國民收入增加,投入的醫藥醫療費用相應會提高。
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收入水平不斷提高,對身體健康的關注會越來越多,支付能力也越來越強。
可以預期,未來全社會對生物醫藥和醫療服務的需求將呈持續增長的態勢,行業空間暫時看不到天花板。
再次,人口老齡化到來,醫藥和醫療的需求將大大增加。
國內第一批嬰兒潮50后進入老齡化,他們已經成為醫藥醫療消費的主體。隨著生育率下降,老齡化將愈發嚴峻,人們對醫藥和醫療服務的需求會持續增加。
加上資本對生物制藥相關企業不斷加大投入,并不斷加碼醫療研發外包服務企業,必將推動醫藥行業保持高速增長。
雖然醫藥行業的利好很多,但是也有一些不足的地方。那就是短期來看,醫藥行業目前估值偏高,想要擁抱泡沫,又害怕泡沫突然破滅。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