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春市走融合之路助推中醫藥產業事業發展提速
作者:瀟湘晨報 來源:瀟湘晨報 2021-4-2 打印內容
在2月下旬召開的全省衛生健康會議上,宜春市就中醫藥產業事業融合發展作了交流發言。這是對我市以健康服務為先、產業做強為要,推動中醫藥產業事業高質量發展的肯定。
邁進新時代,中醫藥產業迎來了發展的春天。我市抓住機遇,以“等不起、慢不得、坐不住”的責任感、使命感和緊迫感,致力推動中醫藥工作傳承、創新、發展。頂層設計。建立醫藥大健康產業鏈鏈長制,高位推動中醫藥產業事業融合發展。優化智庫。匯聚眾智,去年以來補充了6名院士、名醫進入中醫藥發展市政府工作智庫;市政府擬與上海高校簽訂框架協議,就醫療服務、人才培養、學科建設、康養文旅產業發展等建立全面戰略合作關系。設立基金。通過參股方式與社會資本合作,設立了10億元醫藥健康產業基金。
我市圍繞“傳統的中醫藥醫療服務”向“中醫藥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務”轉型升級目標,不斷健全中醫藥健康服務體系,充分發揮好“三個作用”。實施服務能力提升工程,發揮中醫藥在疾病治療中的作用。投資2.4億元改擴建市本級中醫院,所轄8個縣級中醫醫院實施異地新建或改擴建項目,全市中醫醫院面貌煥然一新;與江西中醫藥大學簽訂協議,在全市范圍內選拔100名優秀西醫專業人員,開展為期兩年的“西學中”規范培訓,補充中醫藥人才隊伍。打造“治未病”健康服務樣板,發揮中醫藥在疾病預防中的作用。采取“社會資本+學術團體+醫療機構”合作模式,圍繞體質辨識、理療、藥膳、膏方等多環節,打造1個市級標準化“治未病”健康服務中心、5個分中心,激發“治未病”市場活力;多途徑推進熱敏灸產業發展,高安市中醫院1600平方米的省級熱敏灸區域診療中心正式運行,豐城熱敏灸體驗站達到260個,溫湯熱敏灸小鎮服務群眾3000余人。推進中醫藥康養中心項目建設,發揮中醫藥在健康養老中的作用。將市中醫院城南分院改造為中醫藥特色康養中心,開放老年康養病床100張,目前已完成硬件改造、人員培訓等前期工作,即將正式運行;大力發展藥都樟樹保健旅游、溫泉藥浴養生旅游、鄉村康體旅游三大中醫藥健康旅游產品,進一步健全中醫藥預防、醫療、保健、康養健康服務體系。
我市衛健部門主動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大局,進行產業整合試點探索,通過打通轉化渠道、開展項目招商、培育產業增長極,推進中醫藥產業事業高質量發展。在打通轉化渠道方面,繼續兌現鼓勵本土產中醫藥使用支持政策,實現企業在生產和臨床上有效對接、有益互動;采取本土企業和醫療機構院企座談會等形式,促進本土產藥品在本地的臨床使用,市中醫藥學會參與研發的重灸儀得到臨床廣泛認可。在開展項目招商方面,科學施策、精準對接,簽約了總投資10億元的營養供應鏈項目,建成后可實現臨床營養規范化篩查、評估、健康干預,藥膳產品產銷對接,邁出我市大健康產業發展第一步;投資105億元的“中國藥都”岐黃小鎮項目一期已竣工,去年成功舉辦第51屆樟樹藥交會。在培育產業增長極方面,積極助力樟樹納弗堂藥業申報江西省第二批中藥配方顆粒科研專項試點企業;積極扶持中藥材種植龍頭企業,上高鑫隆中藥材種植公司以全省第一名的成績,成功納入全省“定制藥園”項目。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