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見病用藥進醫保之難:病人有多少?都在哪里?
作者:中國青年報 來源:中國青年報 2020-9-11 打印內容
不過上述報告也提醒,目前仍有14種罕見病涉及的所有治療藥物均未被納入我國醫保目錄,其中高值、特別昂貴的藥物保障問題尤為突出。
前段時間引起廣泛關注的70萬元一針的“天價藥”——諾西那生鈉注射液就是其中的縮影。這是一種罕見病脊髓性肌萎縮癥(SMA)治療的特效藥。在一些國家,這款特效藥已被納入醫保,或者有其他藥品福利計劃,購藥成本大大降低。而在中國,因為這款藥在2019年2月才獲批上市,錯過了參加當年醫保談判的機會,沒能納入醫保。
如何摸清“家底”
對于上述SMA“天價藥”的問題,國家醫保局曾回應稱,“除了藥物的原材料、研發成本等,藥企也會考慮利潤問題”,該藥處于市場壟斷,已被納入醫保談判日程。暫未拿到醫保談判“入場券”的諾西那生鈉注射液原研藥企渤健公司也公開表示,正在積極爭取推動罕見病藥物進入醫保。
罕見病用藥納入醫保,是大多數罕見病患者的共同心愿,但從醫保的角度考慮,罕見病用藥支付仍然是個復雜的決策過程。病人有多少?都在哪里?有哪些用藥需求?在決定是否納入醫保前,一系列問題都等著回答。
2010年,中華醫學會遺傳學分會將罕見病定義為患病率低于50萬分之一的疾病,或新生兒發病率低于萬分之一的遺傳病。北京大學醫藥管理國際研究中心主任史錄文表示,照此估算,我國罕見病患者大約有2000萬人,這是一個龐大的弱勢群體,其治療所需“孤兒藥”(罕見藥,用于預防、治療、診斷罕見病的藥品)的可及性亟待提高,罕見病的法律制度設計、政策應對等方面也遠遠滯后于醫學發展和社會需要。
一系列問題不僅困擾著政策研究者,也是許多罕見病患者及家屬的關切。
90后王軍的小侄女是戈謝病患者,他從2016年開始積極參與戈謝病防治的社會倡導工作。他的家鄉山西,已經將戈謝病治療藥物納入省級醫保統籌。但他有些遺憾地告訴記者:“我們能聯系到的病友大概就三四百人。”而按發病概率估算,全國應該有戈謝病患者上千人,“但這些人在哪兒,我們不知道”。
劉金柱接觸了很多罕見病患者及家屬。他說,因為大多數罕見病都是遺傳疾病,所以很多父母都不愿暴露自己或者孩子的身份,也不太愿意參與病友組織的交流活動。
鐘琪則有更直接的擔心——公開身份后會影響本職工作。她是一位公務員,此前多年體檢結果都沒有異常。她還一度為罕見病感到自卑和愧疚,“感覺自己欺騙組織了”。但她后來才了解到,許多醫生也不了解她最后確診的基底細胞痣綜合征。“幫我確診的醫生也就接觸過2個病例。”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