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3難了!第三批集采、備案制影響大批藥代
作者:賽柏藍 來源:賽柏藍 2020-7-17 打印內容
醫藥代表Q3面臨的情況更為嚴峻,因為有庫存、指標高、部分產品淡季、第三批帶量采購等多重因素的影響。
1、Q3更嚴峻
近日來,不少裁員、優化、合規、飛檢的消息傳來,催生了人們緊張的情緒。對不少醫藥代表來說,到了季度末,下季度馬上開始,帶著新的指標和資源、尋找新的增長點成了他們Q3主要考慮的問題。
對此,資深醫藥代表羅濕兄曾撰文指出:對不少代表來說,Q3大概率不那么樂觀,7月是個分水嶺,決定了不少代表的飯碗是否端得住,產品是否還能做,還有沒有晉升機會。
他認為,不少藥企7月會出末位淘汰結果,有危險的一般都是銷售額貢獻不大,或者負責產品進帶量采購的醫藥代表。
醫藥代表Q3面臨的情況確實更為嚴峻,因為有庫存、指標高、部分產品淡季、第三批帶量采購等多重因素的影響。
重慶多普泰制藥推廣部部長趙佳震告訴賽柏藍,從銷售的情況來看,一般傳統的淡季就是在第三季度,三季度應該是四個季度中銷量最少的一個月;而且今年和往年的區別比較大,因為疫情的影響,尤其是北京前段時間的疫情反復,會讓藥企的重點市場在三季度受到更大影響。
他坦言,可能很多藥企沒有預料到,疫情的影響會持續這么長時間,特別是對一些做門診用藥的企業影響更大,比如慢性病類用藥,耳鼻喉科用藥。
醫藥代表本質是銷售屬性,因此不同階段的業績考核側重不同。趙佳震對賽柏藍解釋:代表的考核項有兩類,一類是銷售管理,一類是過程管理,比如他拜訪的頻率、拜訪的次數、拜訪的人數等;還有一些大型藥企,會更注重學術,也會考核醫藥代表學術會議的推進指標,因此Q1到Q4不同階段,對醫藥代表的考核側重點有略微不同。
一般來說,Q1會重點要求醫院的開發和新增醫生數量,Q2、Q3則會重點做一些上量的工作,主要是過程管理中拜訪頻率和頻次的要求,到了Q4則會做銷售指標全年達成的沖刺,以及庫存的消化。
因此,醫藥代表Q3的核心工作在于對目標VIP的重點維護工作,值得注意的是,現在不少藥企難以開展線下的學習活動,可以嘗試啟動線上的學術會議,協助相關市場部門啟動專家維護的工作。趙佳震建議。
2、第三批集采和備案制,影響大批醫藥代表
如今,全國各省份開始對第三批國家集采進行保量,此地集采共有86個品規,共涉及300家藥企。據業內一場有關國家集采的線上會議顯示,各地對報量和結余留用政策進行培訓,7月3日之前完成報量。
結合以往一年輪替兩批次帶量采購的節奏,第三輪國采的報價工作可能于7月底前后開展。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