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利益格局 醫藥行業再迎糾風風暴
作者:醫藥網 來源:醫藥網 2020-6-19 打印內容
一面是帶金銷售問題屢禁不止,一面是醫療資源不透明帶來醫患關系進一步惡化,我國醫療環境難言樂觀。隨著招采結構發生改變,醫療體制改革進入深水區,政府部門將進一步加大打擊收受賄賂、過度用藥、謀取私利等行為力度,力促醫療衛生市場健康發展。
嚴查回扣 商業賄賂 懲處“微腐敗”
6月5日,國家衛健委、工信部、公安部等9部門聯合發布《關于印發2020年糾正醫藥購銷領域和醫療服務中不正之風工作要點的通知》(詳細內容請見文末附件),開啟全面糾風,嚴厲打擊欺詐騙取醫;鹦袨椋柟提t藥流通領域改革成效,清理群眾身邊的醫療行業亂象,完善醫保支付與招標采購價格聯動機制。
相關人士表示,按照“管行業必須管行風”“誰主管誰負責”的治理要求,通知意在為醫藥購銷領域和醫療服務劃清行為紅線,形成風清氣正的行業新風正氣,且對醫療行業“九不準”進行了升級完善。
其中,醫療行為管理將納入衛生健康工作督導重點,清理群眾身邊的醫療行業亂象。例如在醫療服務中索取或收受患者及其家屬贈送的“紅包”禮金或其他不正當利益等違規違法行為,根據嚴重程度給予嚴厲處置。查處醫療機構及醫務人員利用執業之便謀取不正當利益、收取醫藥耗材企業回扣等。
“將對醫生收取‘回扣’等‘微腐敗’行為開展專項治理。”上述人士表示,將重點檢查醫療機構從業人員接受藥品、醫療器械、醫用衛生材料等醫藥產品生產、經營企業或經銷人員以各種名義、形式給予回扣的行為。同時,他透露,探索建立企業信用評價和懲戒機制,對于行賄的企業,除了進行行政甚至刑事處罰外,嚴重的甚至會禁止涉事企業掛網資格。
近日,國家醫保局就《關于建立醫藥價格和招采信用評價制度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指導意見》)以及《醫藥價格和招采信用評價的操作規范(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操作規范》)第二次征求意見。
《指導意見》明確,我國擬建立醫藥價格和招采失信事項目錄清單,具體內容包括但不限于醫藥商業賄賂、濫用市場支配地位、操縱市場價格、違反合同約定、擾亂采購秩序等違法違規、有悖誠信和公平競爭的行為。
同時,根據醫藥企業失信情況評定為一般、中等、嚴重、特別嚴重四個等級,每季度動態更新。其中,失信等級評定為“特別嚴重”的醫藥企業,《操作規范》要求,除提醒告誡、提示風險外,應暫停該企業全部藥品掛網、投標或配送資格,暫停期限以醫藥企業信用修復、等級變化為準。
值得一提的是,《指導意見》指出,醫藥企業需實行主動承諾制。即醫藥企業參加或委托參加藥品和醫用耗材集中采購、平臺掛網,以及醫保定點醫療機構開展的備案采購,應向藥品和醫用耗材集中采購機構提交書面承諾,承諾事項包括不發生列入目錄清單的失信行為,對其雇傭人員、委托代理企業為己方藥品實施的失信行為承擔責任;承諾接受相應的制約措施。而對于未提交承諾的醫藥企業,則不接受其藥品或醫用耗材掛網、投標,或以其他方式向醫療機構銷售等。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