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成藥企處虧損狀態 數量達同期兩倍!為什么?
作者:醫藥網 來源:醫藥網 2020-4-17 打印內容
隨著各地政府相繼出臺延遲復工、集中觀察等防控措施,大部分行業在一季度采取遠程辦公的方式。博瞻智庫認為,由于醫療健康領域的特殊性,其對于大型機械設備、數據等具有強依賴性,難以在遠程辦公期間達到預期成效。此外,新研制的產品難以進行后續的跟進研究并投入生產,老產品由于物流管控等原因,也難以到達消費者手中。企業前期投入的大量研發基金,難以收回,恐出現現金流問題。
盡管進入三四月后,全球的疫情趨勢使得醫藥物資需求大幅增長,國內疫情的緩解也使得擠兌的醫療資源逐步得到釋放,但一位上市藥企總裁向E藥經理人表示,不少大型企業已經開始壓貨,即使進入二季度,業績也不一定能夠恢復原有水平。他表示,一些小型醫藥企業,例如研發型微小企業過得“十分艱難”。
02 產量、出口雙雙下降
由于1-2月的防疫措施,醫藥產業產量也大幅下降。上述報告援引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0年1-2月,化學藥品原藥產量達37.9萬噸,累計減少22.2%;中成藥產量達28.9萬噸,累計減少33.3%,而2019年的整體狀況是化藥原料產量有3.1%的小幅增長,中成藥產量有2.9%的小幅下降。而在2020年頭兩個月,由于疫情疊加假期,化藥原料藥和中成藥產量都大幅下降。
同時,出口量也受到影響。國家統計局顯示,2020年前兩個月,醫藥行業出口交貨值178.0億元,同比減少10.6%,一改2019年持續增長的勢頭。
而疫情停工導致的產量下降,也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供應鏈問題。美國《財富》雜志4月8日的報道指出,美國部分藥品出現短缺,而原因在于印度的出口禁令,然而,美國的進口不僅取決于印度的出售意愿,還有賴于印度供貨商能否確保從中國獲得生產該藥品的原料。
2019年美國對該藥47%的需求由印度藥企滿足,而印度用于生產此藥的90%API直接來自中國。總體看,印度藥企70%的API需求依賴中國供貨商。中國的疫情封鎖措施創傷了藥品供應鏈,多家API工廠2月和3月初生產一度中斷。多家印度藥企表示,來自中國的API供應若干周“實際上陷入停滯”。
盡管后來FDA局長哈恩在接受福克斯電視臺采訪時稱:“我們沒有任何證據表明,某種藥物的短缺是因為有人正在阻止藥物中的活性藥物成分出口到美國。”但中國原料藥在全球市場的份額不容小覷。
疫情期間,白宮貿易顧問彼得·納瓦羅推動出臺行政命令“要求醫藥生產鏈遷往美國”。而在疫情之前,美國對中國進口的醫藥產品已有警惕。2019年12月12日,美國參議院民主黨領袖查克·舒默要求以國家安全名義調查對中國原料藥的依賴程度。疫情或加劇美國在此方面的擔憂,中美在醫藥生產領域,正面臨人為割裂的長期風險。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