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疫情告急,藥企今年的指標怎么扛?
作者:醫藥網 來源:醫藥網 2020-4-3 打印內容
在中國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階段性勝利的時候,全球疫情進一步發展,我國的輸入性病例明顯增多。如此嚴峻的疫情防控形勢,給醫藥企業帶來巨大沖擊,具體有哪些影響?應該采取哪些對策?
短期業績影響大
員工收入減少。工人的薪酬大多與生產量掛鉤,近兩個月來,與疫情無關的藥品、器械生產企業均處于停產狀態,員工賦閑在家,收入多少會受影響。企業營銷人員絕大多數屬于“底薪+獎勵”提成制,底薪一般不高。獎金提成與銷售業績掛鉤,銷售減少,收入也相應減少。管理人員相對來說,收入影響較小,一般都是固定工資,獎金與銷售掛鉤不多。
短期業績影響很大。原因有四:一是營銷人員呆在家里或者在公司,無法前往市場。二是各地醫院為了支援湖北,抽出大量醫務人員,很多普通門診關閉,病人急劇減少。有調查顯示,某市的二、三級醫院門診量減少70%,社區門診量減少50%。三是營銷人員一對一拜訪受限,幾乎為零。即使營銷人員回到當地市場,社區要求在家隔離14天,14天后也必須憑出入證出入小區,醫院更不要說。四是學術活動停止。中華醫學會發出通知,五月前停止一切學術活動。因此,廠家的學術活動也只能停止。
非疫情防控相關企業困難較多。第一,企業資金鏈收緊。銷量下降,市場回款減少,企業收入減少,固定開支卻沒有減少。第二,物流成本上升。疫情期間,只有順豐、中國郵政等少數物流企業營業,藥企物流成本上升。第三,中小企業虧損增多,特別是帶量采購未中標品種廠家,銷售量減少,影響較大。
醫療器械生產企業短板顯露。我國醫療器械生產企業小而雜,以低值耗材為主,疫情下難免出現生產不及時、產量小、供不應求的狀況。本次疫情對低值耗材需求極大,口罩、額溫槍、防護服、醫用手套、隔離衣短期內供不應求,口罩需求仍將持續3~5個月。家用醫療器械中,體溫計、呼吸機、血氧儀等產品使用頻率增加,家用醫療器械將迎來發展黃金期。
互聯網出現良好發展勢頭。國家衛生健康委發文《關于加強信息化支撐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鼓勵積極開展遠程醫療服務,規范互聯網診療咨詢服務等內容。部分患者通過互聯網進行初步診斷,遠程診療醫患使用率大幅提升,疫情成為培育用戶習慣的契機。
積極實施應急方案
新冠肺炎疫情這一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是危機還是機遇,取決于企業領導人的態度和應對策略。首先,要有一個平和的心態。疫情是客觀事件,任何人都無法改變,每個行業都在遭受損失,相對其他行業,醫藥行業的損失小得多。其次,要有積極的心態,損失不可避免,如何將損失降到最低,這是我們應該思考的。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