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疫苗大品種時代開啟!國內外疫苗產業發展現狀分析研究
作者:醫藥網 來源:醫藥網 2020-12-4 打印內容
新型疫苗與多聯多價疫苗占據絕大部分市場份額。疫苗行業是品種驅動的行業,目前全球銷售額前10大重磅疫苗產品均為新型疫苗與多聯多價疫苗。其中,HPV疫苗系列、DTaP及其聯苗系列、肺炎疫苗系列等往往是盛產重磅品種的搖籃。2019年,輝瑞的13價肺炎疫苗與默沙東的HPV疫苗分別以58.47億美元、37.37億美元的銷售額在2019年全球疫苗銷售額TOP10產品榜單蟬聯第一和第二;此外,GSK的新型充足帶狀皰疹病毒疫苗在上市后展現出新型疫苗放量的爆發性,以22.98億美元的銷售額位居第三。
三、我國疫苗產業發展現狀
我國疫苗市場整體上穩步增長。疫苗的適用對象為健康人群,因此疫苗市場的規模與人口規模直接相關。我國人口基數龐大,2018年總人口約14億人,預計2030年人口將達到14.6億人,疫苗市場龐大。2018年,國內疫苗市場規模約為336億元人民幣,僅為全球疫苗市場規模的16.39%。隨著我國二胎政策開放,未來每年新生兒約1800萬人以上,并且國內老齡化趨勢日益明顯,老齡人口更容易受到某些傳染病的干擾,因此我國日益增長的新生嬰幼兒人群與龐大的老年人群將為疫苗行業提供新的市場空間,預計2030年達到1161億元人民幣,年均復合增長率為10.9%。
國內疫苗市場格局相對分散。不同于全球疫苗市場的高集中度,由于我國疫苗產業進入市場化僅短短不到20年時間,故我國的疫苗市場格局相對分散。截至2020年9月底,我國當前共有334個國產疫苗批件,分散在53家疫苗企業手中(不考慮母子公司、關聯企業的情況),其中中國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生集團)下屬北京、上海、武漢、成都、長春、蘭州生物制品研究所包攬了186個批件,占國內全部疫苗獲批批件的55.69%。進口疫苗獲批批件70個,分布在GSK、賽諾菲、輝瑞、默沙東等8家跨國藥企手中。
全國疫苗批簽總量整體平穩。2019年,國內簽發的疫苗共52種,疫苗批簽發總量約為57540萬支,同比增長6.36%。2020年新冠肺炎席卷全球,對各行各業都造成了較大影響,但我國疫苗批簽發并未因此而停滯,上半年累計獲批疫苗為28162萬支,同比增長22.03%。
一類疫苗仍是我國消費主流。從2019年我國獲批的前十大疫苗品種來看,第一為吸附無細胞百白破聯合疫苗,獲批簽發量7955.98萬支,其次為腦膜炎球菌疫苗(包括流腦A和流腦A+C疫苗)和乙型肝炎疫苗,獲批簽發量分別為6372.92萬支、6323.11萬支,一類疫苗的數量高居榜首。而海外主流的疫苗大品種,如13價肺炎疫苗、HPV疫苗、帶狀皰疹疫苗等在我國量還相對較小,但隨著國內企業的持續研發積累,國產大品種疫苗逐步上市,2020年1月廈門萬泰滄海雙價人乳頭瘤病毒疫苗(商品名為馨可寧)與沃森生物13價肺炎球菌多糖結合疫苗(商品名為沃安欣)相繼上市,開啟國產疫苗大品種時代。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