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醫保目錄正式實施 地方增補通道被堵死
作者:醫藥網 來源:醫藥網 2020-1-10 打印內容
雖然這20個重點監控藥品有7個在2017版《醫保目錄》中,但是由于之前各地可以自行制定或者變通新增目錄,其余13個品種則是地方《醫保目錄》增補產品。而現在國家醫保局明確要求,各地應嚴格執行《藥品目錄》,不得自行制定目錄或用變通的方法增加目錄內藥品,也不得自行調整目錄內藥品的限定支付范圍。這就意味著上述被重點監控的20個藥物將被踢出醫保。
這20個藥品此次被全部調出,預計將會給市場、藥企帶來影響。據米內網數據庫顯示,這20個品種2018年在中國公立醫院的銷售額合計高達653億元,涉及企業就有200多家,包括復星醫藥、雙鷺藥業、麗珠集團等多家上市公司。
這20種藥品中,部分為企業獨家品種,如注射用復合輔酶、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和曲克蘆丁腦蛋白水解物注射液,分別為雙鷺藥業、復星藥業錦州奧鴻藥業、吉林四環制藥的獨家品種。還有部分品種涉及不少大型藥企,如轉化糖電解質注射液的主要生產方之一為揚子江藥業,注射用鼠神經生長因子的生產企業中有麗珠制藥廠,奧拉西坦為石藥集團歐意藥業,伊達拉奉注射液為南京先聲東元藥業。
奧拉西坦是我國藥品終端市場銷售規模最大的品種之一。雖然被列為輔助/監控用藥的頻次高達50余次,但是絲毫不影響其進入地方增補醫保目錄,有22個省份將其納入醫保增補。據公開資料顯示,2016年該品種市場終端銷售額接近90億元,2017年有所下降,但仍有80億元以上的規模。市場被廣東世信藥業、石藥集團歐意藥業、哈爾濱三聯藥業等幾家企業瓜分。
丹參川芎嗪在國內市場主要由康恩貝旗下貴州拜特制藥和吉林四長制藥瓜分,其中前者占市場80%以上的市場份額。近兩年,被列為輔助/監控用藥頻次達到45次,仍被18個省份列為醫保增補品種。2017年該品種終端市場規模在40億元左右。
曲克蘆丁腦蛋白水解物是吉林四環制藥的獨家品種,近幾年也快速增長,也是企業近幾年的主要收入之一。近幾年來,雖被列為輔助/監控用藥達到35次之多,但仍被20個省份列為醫保增補品種。2016年該品種終端市場規模接近18億元,此前三年年均增長在15%以上,2017年有所下滑,終端規模也在15億元左右。
據米內網數據,2017年中國公立醫療機構(城市公立醫院、縣級公立醫院、城市社區中心及鄉鎮衛生院)終端紫杉醇銷售額為57.24億元,綠葉制藥的注射用紫杉醇脂質體(力撲素)雖然不在國家醫保目錄內,但是納入了9個省份的地方醫保增補品種。根據米內網數據,綠葉該產品占據52.88%的市場份額,施貴寶占比9.72%,費森尤斯卡比占比9.02%。去年綠葉醫保談判未成后,價格仍然維持在800-900一支,如果今年再次放棄,那么剩下九個省的醫保增補會在這一兩年內out,而白蛋白紫杉醇隨著這次集采很可能會在一千元以下,隨后等產能解決后納入醫保,也就是一年后,市場競爭格局就會大變!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