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Gs正式落地對醫藥行業的深遠影響!
作者:醫藥網 來源:醫藥網 2019-7-5 打印內容
近日,國家醫保局、財政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中醫藥局發布關于印發按疾病診斷相關分組付費國家試點城市名單的通知,北京、天津、上海等30個城市作為DRG付費國家試點城市,將正式開始試點工作。
此次DRG付費支付方式對多數藥企來說都是重創!
一直以來,很多國內藥企最關注的是產品在醫院銷售的具體數據,通過回扣誘導醫生多處方,長處方,過度處方。DRG付費改革,以及兩票制、集采等政策推進后,特別是藥品耗材零加成后,醫院必須要考慮收益,而不僅僅是收入,因為藥品銷售并不一定對醫院有利,甚至已經成為了醫院的負擔。醫院將會更科學合理地選擇檢查與治療方案,減少濫用藥物行為。
各藥品種類在DRG付費改革下將有怎樣的未來?
一、創新藥:利空
DRGs的宏觀邏輯是考慮衛生經濟學最優性價比,在中位數偏低的費用,以經濟杠桿驅動規范臨床診療的行為,用最合理的成本讓更多的人能夠看得起病,因此納入DRGs的一定是發病率較高的常見病多發病,以及一些重大疾病。會促使醫療機構和醫生大范圍使用成熟的的性價比高的產品,所以說對多數的創新藥是利空。
DRGs會使得醫生主動或者被動放棄一些創新藥的使用,特別是面對醫保用戶。當然,如果有患者愿意自費購買創新藥也是可以的,這樣會將患者導向自費藥房或者是DTP,院內和藥房可以通過聯動模式走通這個流程,所以對某些創新藥來說,進醫保是雙刃劍,要綜合平衡決策。
二、中成藥和中藥注射劑:標準的利空
DRGs收付費改革中,醫保、醫院、內部管理都迫使醫療服務提供者追求最低的價格達到最好的治療效果。因此,價格低的,療效好的藥品,性價比越高的藥將越受歡迎。
DRGs分組后會參考臨床路徑,對不同住院天數,診斷結果的患者應該服用什么藥物,服用藥物的量有比較嚴格規定,顯然,中藥和中藥注射劑由于療效不確實或者起效慢,多數為輔助用藥,因此很難符合要求。最關鍵的是根據最優性價比,很多中藥和中藥注射劑的價格非常貴,對醫生回扣來說是個好品種,但對整個醫療總費用相對標準化來說就是個壞東西!
DRGs后,對住院病人來說中成藥、中藥注射劑領域都全部利空,沒有受益者!對門診病人來說,由于集采降了一大批藥價,也空出了一些藥占比空間,醫生有強大的創收動力,所以中成藥在門診部分很多品種今明兩年仍然會快速增長!
三、普藥仿制藥:中性,利好利空都有!
DRGs后,會將原來一部分輔助用藥和中藥的份額空出來,因此在按疾病規范診療之后,部分普藥仿制藥會放量。但是由于政府4+7集采導致院內藥價驟降,因此即使短期內總的銷售數量增加,在單價下降的情況下,企業的銷售額可能不升反降。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