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企各出大招 欲入圍醫保目錄
作者:醫藥網 來源:醫藥網 2019-5-24 打印內容
目前主動對產品進行降價的,并不只有百濟神州一家。如恒瑞醫藥去年獲批上市的重磅生物創新藥艾多也進行了降價。該公司內部高管人士對記者透露,提前降價,也是希望后續能夠進入到國家醫保目錄中。
除了選擇直接降價外,也有藥企開始在社交媒體上給自己的明星新藥拉票。如賽諾菲方面,治療罕見病多發性硬化的“奧巴捷”以及治療非霍奇金淋巴癌的“釋倍靈”,皆是公司近一年內,獲批在中國上市的新藥。公司正在通過社交媒體呼吁支持這兩款藥物能進入全國醫保目錄,并且為此還制定了相關的宣傳海報。
免疫治療抗癌藥PD-1,目前也是市場的明星抗癌藥,會不會接下來進入到國家醫保目錄中,同樣備受市場關注。不同于傳統的化療藥、靶向藥,PD-1的出現,給腫瘤治愈的希望帶來了可能。截至目前,包括進口、國產在內,共有4款PD-1已獲批在中國上市。不過,每款藥物治療費用不菲,一年的治療費要達到數十年萬。
“我們會響應國家的號召,積極參加這次國家醫保目錄動態調整,讓PD-1藥物擁有更好的可及性。”作為國產PD-1廠家之一——君實生物相關負責人這樣回復記者。
醫保目錄調整帶來的新機遇
醫保基金作為我國醫藥市場最大的支付方,對藥品放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尤其是對于價格較為昂貴的創新藥品種,納入醫保目錄后,一方面可以減輕患者負擔,另外一方面也加大醫院用藥意愿。
申萬宏源統計的情況顯示,上一輪2017年的醫保目錄調整,醫保對藥品放量的拉動效應比較顯著。具體表現情況是,進入到2017年版醫保常規品種目錄的,價格昂貴且處于放量期的品種增長明顯。如恒瑞醫保的艾瑞昔布,2018年銷售額同比增長了113%;再如貝達藥業的埃克替尼,2018年銷售額也同比增長45%。與此同時,進入到醫保談判品種目錄的,多數品種2018年銷售額及銷量也有顯著提升。如羅氏的曲妥珠單抗,降價65%進入醫保后,2018年銷量同比增幅達到259%。
申萬宏源在研報中也表示,歷史上,國家醫保目錄自2000年發布以來,只經過三輪大調整,分別在2004年、2009年和2017年。但由于調整間隔時間較長,很多創新品種上市后未能趕上醫保調整,因而也錯失放量機會。
2019年啟動的這輪醫保目錄調整,是國家醫保局新成立以來,首次對國家醫保目錄進行系統性調整。與上一輪2017年的大調整,時間僅間隔兩年。業界傾向認為,隨著此輪醫保目錄調整后,預計未來的醫保目錄調整有望實現常態化。這無疑有助于創新藥發展。
“就我們預計,今年醫保目錄調整,第一波醫保的談判和遴選,大概會在9月底進行。我們是希望醫保目錄能夠經常性進行調整,尤其是癌癥藥,它是救命藥,過去醫保談判由于間隔時間太長,病人不能得到及時的救治。醫保目錄建立一個動態調整機制的話,能夠讓一些療效特別顯著,經濟性也比較好的藥物,能夠快速進入到市場中。”吳曉濱對記者表示。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