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保目錄動態調整有著怎樣的風向標?
作者:醫藥網 來源:醫藥網 2019-4-26 打印內容
3月3日,在全國“兩會”首場“部長通道”中,國家醫保局局長胡靜林表示,第一步是建立醫保目錄的動態調整機制,同時啟動2019年目錄調整工作,重點考慮基本藥物、癌癥和罕見病等重大疾病用藥、慢性疾病用藥和兒童疾病用藥。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調整強調了“有進有出”,不符合條件的藥物將被調出醫保。
3月13日,國家醫保局發布《2019年國家醫保藥品目錄調整工作方案(征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征求意見稿表示,藥品目錄調整包括藥品調入和藥品調出2項內容;調入的西藥和中成藥應是2018年12月31日以前經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注冊上市的藥品;優先考慮國家基本藥物、癌癥及罕見病等重大疾病治療用藥、慢性病用藥、兒童用藥、急救搶救用藥等。
4月17日,國家醫保局公布《2019年國家醫保藥品目錄調整工作方案》。時隔兩年,我國醫保目錄再次啟動調整,將在確保基金可承受的前提下,努力實現藥品結構更加優化,管理更加規范。今年7月,將發布常規藥品目錄,9—10月發布談判準入目錄,預計在今年10月前完成全部工作。
一、我國醫保藥品目錄的發展歷程
《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分為西藥、中成藥、中藥飲片三個類別,由甲類藥品目錄和乙類藥品目錄兩部分組成。甲類藥品100%按照報銷比例報銷;乙類要自付一部分,報銷一部分,具體的報銷比例根據各地政策和具體藥品而有所不同。
1. 四版醫保藥品目錄
根據《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用藥范圍管理暫行辦法》,我國醫保目錄原則上每兩周年調整一次,有關部門先后于2000年、2004年、2009年和2017年共出臺4版醫保目錄。
現行2017年版醫保藥品目錄共納入藥品2 535個(西藥1 297個、中成藥1 238個),數量比2009年版的2 196個(西藥1 164個、中成藥1 032個)增加了339個,增幅為15.4%;其中西藥增加133個,增幅為11.4%;中成藥增加206個,增幅為20.0%。從總體看,2017年版醫保藥品目錄擴大了臨床用藥范圍,中成藥增加數量尤其明顯。
2.醫保藥品目錄遴選
我國醫保目錄遴選方式主要為自上而下,包括咨詢臨床專家的經驗和意見并進行充分論證,確定新增和退出的藥品清單;在專家庫中根據專業領域、所在地區、所處級別、審評組別等不同,分層分級隨機抽取專家,集中進行網上投票遴選目錄內藥品;根據專家投票結果,整理出最終的藥品調入、調出清單,并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商討論證,對報銷范圍和支付標準的確定提供建議。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