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國產創新藥進軍全球市場 格局將是這樣
作者:醫藥網 來源:醫藥網 2019-2-1 打印內容
2、激發PD—1商業價值的關鍵
目前CDE受理的PD-1/L1數量超過30個,位居世界第一。國內已經批準上市的PD-1數量為4個,而到2020年,這一數字預計可能翻四番。
由于缺乏大規模III期雙盲對照試驗數據,現在難以準確判斷各家產品的優劣,也無法和進口的O藥和K藥進行全方位的對比。
因而同類產品大規模上市時,臨床數據的對比顯得尤為重要。因而這對企業的臨床數據能力和資金投入方面提出更高要求。
由于受限于PD-1/L1的產能,2019年仍然是賣方市場,全面競爭可能仍然需要等到2020年各家產能得到提高之后。
但價格戰仍然不可避免。目前國產第一梯隊中君實和信達已經獲批上市。按照國內第二梯隊的進度,今年預計將有5-10個產品提交上市申請,到2020年市面上或將出現15個左右的產品。PD-1/L1的價格快速下行的趨勢已經顯現,而企業的成本可能成為新的競爭點。長江證券認為,PD-1/L1的合理定位應該是低價走量。
而未來新的盈利點則可能出現在聯合用藥上。
目前,PD-1/L1仍然存在一個不得不面對的問題,總體應答率低。
因而,未來聯合用藥是趨勢。這一方面能提高應答率,另一方面,長江證券認為可以對產品進行變相的差異化專利保護,而聯合用藥如果形成較大的優勢,那么產品的商業價值就可能被激發。
PD-1單抗不稀缺,而好的聯合用藥是稀缺的,尋找好的可以進行聯合用藥是決勝PD-1單抗市場的關鍵。目前國內已經有多家公司開始探索聯合用藥的選擇,預計2019年有望陸續獲得數據,從而進行比較。
3、恒瑞、貝達等龍頭企業優勢明顯
從申請臨床的藥品數量上來看,恒瑞目前遙遙領先。2017年,恒瑞申請臨床的藥品一度占到了全國的10%。
2017-2018年恒瑞醫藥進入研發加速期。預計未來兩三年,恒瑞醫藥整體營收有望達到250-300億元水平,向全球一線藥企不斷邁進。
在創新藥熱門靶點上,恒瑞的研發管線已經基本實現了全面布局,即將迎來新藥研發的豐收季。
在4+7招采等政策影響下,仿制藥利潤將被大幅壓縮。創新藥未來或許將成為恒瑞業績增長的核心動力。隨著吡咯替尼、卡瑞利珠單抗、瑞馬唑侖、恒格列凈、瑞格列汀等多個重磅產品的陸續上市報批,長江證券預計在2020-2021年,創新藥將為恒瑞帶來超百億元的營收。吡咯替尼甚至有望成為me-better藥物,走向全球。
而在面臨國內仿制藥被大幅壓價但同時審批速度加快的情況下,恒瑞收獲了一批重磅產品,同時制劑出口管線也在拓寬,未來可能形成全球銷售的情形。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