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癌藥力爭零關稅,外企獨家品種梳理
作者:佚名 來源:醫藥網 2018-3-30 打印內容
貝伐珠單抗于2004年獲得FDA批準,商品名為“Avastin”,主要用于轉移性大腸癌。隨著臨床適應癥的拓寬,其現已獲批非小細胞肺癌、腎細胞癌、結腸直腸癌和膠質母細胞瘤等適應癥。2012年底,歐盟批準其用于復發性卵巢癌。該藥目前已在全球100多個國家上市,是抗體領域又一重磅炸彈級藥物。
貝伐珠單抗由羅氏于2010年獲得CFDA批準在國內上市,商品名為“安維汀”,劑型為注射液,規格為400mg(16ml)、100mg(4ml)兩種,用于治療轉移性結直腸癌,2015年又被CFDA批準用于治療非小細胞肺癌。據樣本醫院數據統計,貝伐珠單抗2017年銷售額為5.73億元,2012-2017年復合增長率為30.9%。該產品自上市以來一直保持較快的增長速度,在樣本醫院單抗產品中銷售額排名第三。
替尼類:
拜耳、輝瑞、諾華、阿斯利康表現突出
我國迄今上市19個替尼類藥物,主要針對肺癌、白血病等發病率較高的癌癥種類。從進口企業來看,替尼類藥物獲批進入我國最多的是拜耳、輝瑞,其次是諾華、阿斯利康等制藥巨頭。其中拜耳占30.3%,輝瑞占29.0%,諾華占21.0%,阿斯利康占15.0%,其他外資企業占4.8%。
國內創新替尼類產品有浙江貝達的?颂婺岷徒K恒瑞的阿帕替尼。國內已有仿制藥的產品有:伊馬替尼已有三家企業仿制,分別是江蘇豪森、天晴藥業、石藥集團;達沙替尼已有一家仿制上市,為天晴藥業;吉非替尼已有一家仿制上市,為齊魯制藥。
2012-2017年,在國內樣本醫院腫瘤領域市場上,進口獨家替尼類產品主要有13個,2017年銷售額分別是:拜耳的索拉非尼1.95億元、諾華的尼羅替尼1.35億元、輝瑞的克唑替尼9816萬元、羅氏的厄洛替尼9643萬元、輝瑞的舒尼替尼7956萬元、葛蘭素史克的拉帕替尼2148萬元、阿斯利康的奧希替尼918萬元、輝瑞的阿昔替尼890萬元、勃林格殷格翰的阿法替尼16萬元、帕唑帕尼7萬元、拜耳的瑞戈非尼6萬元、西安楊森的伊布替尼5萬元、諾華的蘆可替尼4萬元。
在上市獨家替尼類產品中,2017年增長速度較快的產品有:輝瑞的克唑替尼較同期增長43.2%;輝瑞的舒尼替尼較同期增長16.8%;葛蘭素史克的拉帕替尼較同期增長36.2%;勃林格殷格翰的阿昔替尼較同期增長222.5%。
展望<<<
新上市進口腫瘤藥有望快速上量
隨著藥品審評審批速度加快,今年已有多個重大進口新藥相繼問世。2017年主要進口腫瘤產品有:葛蘭素的培唑帕尼片、勃林格殷格翰的阿法替尼片、羅氏的維莫非尼片、阿斯利康的奧希替尼片、拜耳的瑞戈非尼片、諾華的蘆可替尼片。其中,奧希替尼、阿法替尼兩個產品表現突出。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