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這些藥品批文要消失
作者:醫藥網 來源:醫藥網 2018-11-23 打印內容
根據《中國仿制藥藍皮書(2017版)》統計數據顯示,我國當前仿制藥市場規模已經超過了1萬億元,預計至2020年達到1.4萬億。
▍一致性評價是一項長期政策,仿制藥領先藥企的好時代來了
國務院《關于改革完善仿制藥供應保障及使用政策的意見》和各地相關實施文件均提出要鼓勵高品質仿制藥研發,如某專家關于未來仿制藥的發展趨勢是的9字評價“快點有(增量)、還得好(質量)、用得上(可及)”那樣,“快點有”是基本愿望,“還得好”是基本要求,“用的上”是最終目的。
我國“快點有(增量)”并不存在問題,國內規模以上藥企有5000多家,其中化學原料藥和藥品制劑企業各有1100家左右,藥品批文近17萬條,國產藥批文超過16.5萬余條,國產藥中有10余萬條是化學藥,其中有90%是仿制藥。
至于“用的上”——根據國家藥監局最新數據顯示,我國藥品經營企業超過45萬家。其中藥店約為44萬家,藥商有1萬余家。
此外,我國各類醫療機構終端至2017年已接近10萬家,并且保持逐年增長的態勢。加之我國醫保政策和基藥政策的不斷完善,“用的上”也不會是一個大的障礙。
因此,重點任務就落在“還得好”上了,仿制藥“打鐵還需自身硬”,需要長期、堅定地推進仿制藥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從而形成對原研藥的替代。
在我國有一批如華海、揚子江、恒瑞、正大天晴等企業處于仿制藥一致性評價的領先地位,有望率先享受仿制藥政策紅利。
▍一大批仿制藥企和藥品的最壞的時代,要來了
因為,一些低水平高度重復的品種必將會進行洗牌,優勝劣汰。因此研發實力薄弱、無關鍵核心技術和優勢的企業將會大面積小時,可以說的他們的最壞的時代,要來了!
大批仿制藥批文和品種消失
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
從日本通過一致性評價前后藥品批文許可情況來看,在20世紀70年代和我國現在數量情況基本相似,有10萬余條藥品批文許可,到2013年藥品批文許可剩下不到1.9萬個,有真正生產藥品批文號1.5萬個左右。
根據相關文件規定,一旦一個藥品有一家企業通過一致性評價后,其他企業需要在3年內完成,如果逾期未完成的則不再予以注冊;而一旦一個品種有三家企業已經通過一致性評價,其余企業的新的申請將也不再受理。因此,大批批文消失將也會是大概率事件。
此外,我國有大量批文過度重復的品種。根據2018年年初國家藥監局發布的我國過度重復的藥品提示信息顯示,我國同一個品種批文數超過20個的品種有近300個。
其中,批文數、企業數、近三年在銷批文數和在銷批文企業數均在120個以上的品種就有10個。有甲硝唑、葡萄糖和維生素C品種的批文數量竟在1000條以上,重復程度之高令人咋舌。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