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政策下 仿制藥如何脫穎而出?
作者:佚名 來源:醫藥網 2017-8-18 打印內容
通過自主研發、產品創新,揚子江藥業相繼開發出胃蘇顆粒、藍芩口服液等中藥品種,并逐步形成中西藥并舉的格局,覆蓋10多個系列、10多種劑型、200多個品規。
人才投入
人才是創新的基石。江蘇省(揚子江)新藥研究院匯集了100多名博士、300余名碩士。目前擁有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中藥制藥工藝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藥物制劑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等一批高層次研發平臺。
2011年從中科院長春應用化學所畢業后,石瑩就加入了新藥研究院,同為博士的丈夫早一年加入揚子江藥業,負責質量管理,兩人都感慨公司創新氛圍很濃,而且尊重人才,提供了較好的薪酬待遇以及科研條件。
戴海潮2016年加入揚子江藥業,是分析化學專業的博士,入職后承擔了“百樂眠膠囊中微量重金屬檢測的新方法”,這一課題成果在泰國舉行的國際質量管理小組大會上獲得了金獎。在她看來,揚子江藥業給每個科研人員提供了較大的空間,能夠通過課題的形式來創造效益。
徐鏡人認為,當前中國醫藥產業迎來“剛需+政策”雙重利好,發展機遇前所未有,“隨著醫藥全球化的發展,我們就是要立足國內,面向世界。加快向‘高精尖’轉型,是推進供給側改革的重要抓手,所以將繼續加大吸引人才的力度。”
高度質量意識
長期以來,揚子江致力于按照美國FDA標準打造國內頂尖、國際一流的生產質量管理體系和標準,計劃2020年所有車間達到原研藥品生產質量管理和控制標準。質量提升助力開拓國際市場,目前揚子江已有40多個中西藥制劑在歐洲、亞洲和非洲10多個國家及地區注冊成功并銷售。
為守好“質量關”,揚子江藥業成立100多個QC小組,分布在生產、科研、質量等領域,累計開展了900多個課題攻關活動,有10多項QC成果填補了國內外技術空白,累計為企業創造經濟效益達2億元。
在揚子江藥業廠區的顯著位置,掛著“任何困難都不能把我們打倒,唯有質量!”的標語。多位員工告訴記者,公司長期灌輸“為父母制藥,為親人制藥”的理念,每一粒藥都不容有絲毫閃失。
7月28日,第38次全國醫藥行業質量管理(QC)小組成果發表交流會閉幕,揚子江藥業集團以94項QC成果一等獎的成績實現“十三連冠”。
一年一度的QC成果評比,被視為我國醫藥行業質量管理水平的“晴雨表”,在促進產品研發、提升生產質量管理、流通經營管理、臨床用藥安全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QC小組活動儼然成為了一項引起行業內廣泛關注的群眾性質量管理活動。
今年,共有來自全國各地百余家醫藥企業的600多個QC小組進行角逐。經過評委們細致認真的評選,最終400個成果獲得全國醫藥行業優秀QC小組一等獎,199 個成果獲得最佳發表獎。其中,揚子江藥業選送的94項課題全部獲得一等獎與最佳發表獎,并包攬了全部10個小組的第一名,成為最大的贏家。同時,揚子江藥業集團、揚子江藥業集團南京海陵藥業被評為“全國醫藥行業質量管理小組活動優秀企業”,集團副董事長徐浩宇榮獲“全國醫藥行業質量管理小組活動卓越領導者”稱號,總經理助理沙琦被授予“全國醫藥行業質量管理小組活動優秀推進者”,總經理助理梁元太被授予“全國醫藥行業質量管理小組活動優秀質量負責人”。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