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養結合產業:2021年破萬億 機會在哪里?
作者:佚名 來源:醫藥網 2017-5-4 打印內容
政策:《智慧養老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17-2020年)》指明居家養老醫療保健的智慧化發展
· 慢病管理:病情監測、檔案管理、個性化評估、趨勢分析、診療建議、異常預警、緊急救助、康復服務等。
· 居家健康工具:健康體檢、居家環境監測、遠程看護、健康干預、健康評估反饋等。
· 個性化健康管理:信息采集、健康計劃、健康教育、健康跟蹤、病情診斷、風險篩查、健康信息查詢等。
· 互聯網健康咨詢:依托互聯網平臺,發展在線咨詢、預約掛號、診前指導、診后跟蹤等。
智慧養老的基本生態
其實在此項政策鼓勵全面發展布局智慧養老之前,浙江烏鎮已經率先開始了居家智慧養老體系的探索。其中的典型案例是這樣:某位老人突然覺得身體不適,在家用智能體檢儀器測了血壓、血糖和體溫,數據實時共享給養老服務中心,工作人員在發現異常后及時安排遠程問診,以很快的反應速度解決了問題。此外,青島市南山區政府曾為老人發放智能手環,蘇州市姑蘇區也有“虛擬養老院”的智慧養老嘗試等。
在前不久的“物聯網+”高峰論壇暨賽伯樂投資集團年會上,清檬養老總經理張敬波告訴動脈網:“建立一套完整的個性化評估體系是智慧養老的基礎。”據稱,清檬養老正在用自創的1500條老年人畫像標準,形成一款家庭護理咨詢機器人,結合對老人健康的深入了解來給出評估和建議。
居家醫養潛力機會
掌握家庭醫生、上門護理人員資源來為居家老人提供醫護服務;
專為居家老人醫護場景設計的醫療設備和器械;
為家庭醫生、上門護理人員定制的信息化工具;
居家養老護理人員專業培訓機構;
具看護陪護、健康管理、遠程監測等功能的可穿戴設備、便攜式健康監測設備、自助式健康檢測設備、智能養老監護設備、人工智能家庭服務機器人等;
具備遠程問診、健康咨詢、掛號就醫指導、養老便利等服務的各類平臺。
社區:家門口的托養和康復理療
鑒于老年人需要醫療支持、易缺乏關心、有老年社交娛樂需求等特點,傳統居家養老若沒有社區養老作為基礎和補充服務,很難把一些養老需求落到實處。
目前,我國的社區養老主要分為普通住宅型社區和老年公寓型社區,前者更多是作為居家養老的補充功能;后者則是一種專業化的養老社區,主要針對自助、互助養老的健康老人。成熟的適老社區中,要求老年照料、醫療保健、娛樂、生活便利養老配套設施都一應俱全。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