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11月后,意味著2020年國家醫保藥品目錄調整進入談判和競價階段,按照計劃,11-12月將公布最終的醫保調整目錄。
醫保目錄種子選手,競爭格局如何?
此前國家醫保局公示《2020年國家醫保藥品目錄調整通過形式審查的申報藥品名單》,共有728個藥品通過了形式審查;此外,目錄內需要重新調整醫保支付標準、適應癥發生重大改變的談判藥品23個也可以申報,即共有751個品種通過形式審查。
在這些品種中,根據市場競爭格局,哪些品種更有可能進入醫保?
據東莞證券分析師魏紅梅梳理,按照《2020年國家醫保藥品目錄調整工作方案》提出的可以納入2020年藥品目錄擬新增藥品范圍的七大條件,在納入《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七版)》的藥品這一條件中,共有12個品種通過形式審查,11個西藥,1個中藥,包含5個抗病毒、6個消化道及代謝和1個消食類藥品。根據樣本醫院銷售來看,酪酸梭菌活菌片、酪酸梭菌活菌散和酪酸梭菌二聯活菌散2019年樣本醫院銷售收入靠前,分別為6405萬元、4466萬元和3038萬元。在競爭格局中,利巴韋林的競爭最為激烈,共有44家企業生產。
其中,酪酸梭菌二聯、凝結芽孢桿菌活菌片、鹽酸阿比多爾顆粒、君歧腸胃合劑為獨家品種,
在納入《國家基本藥物目錄(2018年版)》的藥品中,共有11個品種通過形式審查,西藥8個,中藥3個。復合磷酸氫鉀注射液是其中的品種,共8家生產廠商,2019年樣本醫院銷售收入9574.06萬元。除此之外,注射用多種維生素(12)和鹽酸消旋山莨菪堿注射液緊隨其后,銷售額近5000萬元,但后者因為生產廠家較多,競爭激烈。而牛黃清感膠囊和唐草片為獨家品種。
醫保局的調整規則一定程度上隱含著“藥物經濟學成為主要標準”這一條件,競爭格局則直接影響著相關部門對品種的考量。
而獨家品種作為企業的核心品種,是否進入醫保的影響深遠。曾有專家告訴賽柏藍:對獨家品種來說,如果有類似產品在醫保常規目錄中,僅僅是劑型不同,極有可能納入常規目錄,準入醫保;如果沒有類似產品,作為獨家產品進行醫保談判,可以享受醫保談判落地紅利,比如直接掛網,地方不得進行二次議價,可以及時進院惠及患者。
哪些藥,較大可能進醫保?
據了解,醫保局的調整規則重點考慮臨床必需、集中采購、創新藥和地方用藥,這也能從?海選目錄?的品種分析中看到。
比如第二批國家組織藥品集中采購中選藥品中,紫杉醇白蛋白、安立生坦、他達拉非為金醫保,但因為以量換價,價格大幅下降,減輕醫保壓力,無需占用太多醫保基金,這三個品種有較大可能進入醫保。
東莞證券研報顯示,共有28個品種,符合納入《臨床急需境外新藥名單(第一批)》《臨床急需境外新藥名單(第二批)》《第一批鼓勵仿制藥品目錄》《首批鼓勵研發申報兒童藥品清單》或《第三批鼓勵研發申報兒童藥品清單》,并在2020年8月17日前批準上市的條件。
在這28個品種中,除枸櫞酸西地那非片、左乙拉西坦注射用濃溶液和曲前列尼爾注射液外,其余均為獨家品種——這意味著有25個是獨家臨床必需產品,符合醫保調整規則?臨床必需?的要求。
據醫藥經濟報梳理,進入條件三的單抗類產品都進入了條件五,符合條件五的單抗類品種就有24個,其中,強生的3個產品以條件三進入醫保調整目錄中,分別是阿帕他胺片、古塞奇尤單抗注射液和烏司奴單抗注射液。
此外,共有包括154個西藥和17個中藥在內的171個品種通過形式審查,為規定期間經國家藥監局批準上市的新通用名藥品。治療領域主要分布在抗癌藥、銀屑病、麻醉、艾滋病、丙肝、癲癇、心血管以及一些罕見病等。
值得注意的是,所有未進入醫保的PD-1均通過了形式審查。在去年公布的2019國家醫保目錄中,5家已上市的PD-1,2家進口(K藥,O藥),2家國產(君實生物的特瑞普利單抗,恒瑞制藥的卡瑞利珠單抗)均未進入醫保,唯獨合資的PD-1,信達-禮來聯合開發的信迪利單抗進入了國家醫保目錄。
進入醫保的信迪利單抗放量明顯,公司公告顯示,信迪利單抗2019年3月上市獲批,銷售額逐季增長。2019年其年銷售額10.16億,2020Q1約4億,2020Q2約5億,2020Q3已超過6億,預計2020年銷售超20 億。
未來,哪些PD-1會進入醫保,仍然值得關注。
這些企業,已進入醫保預備隊
據東莞證券統計,外資藥企中,規定期間內獲批上市的新藥中,通過審查數量居前的是諾華、輝瑞、西安楊森和賽諾菲。其中諾華有8個新藥通過形式審查,分別包括黑色素瘤、銀屑病、多發性硬化癥等治療領域;輝瑞有7個新藥通過形式審查,西安楊森則有6個新藥通過形式審查。
與之對應的是國內企業,恒瑞醫藥、正大天晴、江蘇豪森的數量居前,百濟神州、人福醫藥、歌禮制藥、興齊眼藥和科倫藥業各有2個品種通過形式審查,復星醫藥、君實生物、三生制藥、再鼎醫藥、智飛生物等各有1個品種通過形式審查。
這些藥企有較多品種進入醫保預備隊,意味著未來有較大可能通過醫保快速實現品種的市場占有和放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