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除了新上市或正準備上市的創新藥推廣受影響之外,其他藥品受影響情況如何呢?
21日,印度媒體發布了一份數據及報道,可以供我們參考并制定相應的銷售策略。
據印度業內人士反饋,在3月份早期的恐慌性購買之后,目前,藥店積壓了大量庫存藥品,前來購買者寥寥無幾。
全印度化學家和藥劑師組織(AIOCD)的一份數據顯示,到目前為止,4月份抗感染藥物的銷售環比下降了34%,呼吸系統藥物(不包括哮喘產品)的銷售下降了20%,止痛藥的銷售下降了27%。
AIOCD總監Ameesh Masurekar告訴記者,這一變化是受到封鎖的影響,因為人們由COVID-19產生衛生意識,所以依靠空氣傳播的呼吸系統疾病減少,同時,兒科醫生均建議家長推遲疫苗接種,直至解除封鎖,導致疫苗的銷售下滑高達70%。而皮膚科藥物曾是細分市場里增長最快的領域之一,這次銷售也下滑了30%。
糖尿病、心臟病等慢病藥物是唯二保持銷售增長的品種,主要原因是人們擔心藥物短缺而產生恐慌性購買,反正是長期服用,就購買了在家里備著,因此這兩類藥物分別增長了20%和10%。
另外,在疫情防控措施下,腫瘤患者作為免疫力低下的易感人群,印度全國各地的醫院均推遲了非必須的化療,所以,腫瘤藥物的銷售也有所下降,據業界人士介紹,這種藥物銷量也能下滑是前所未有的。
印度總理莫迪在3月25日宣布開始實行持續21天的全國封鎖,據藥店方面反饋,抗感染藥物在3月初出現銷售高峰后, 3月25日之后銷售明顯下降,有連鎖藥店負責人表示,主要是因為疫情導致其他傳染病發病率下降,以及那些患有輕微疾病的人決定推遲去醫院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