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原人社部主導了首批醫保談判,2018年新成立的國家醫保局啟動抗癌藥專項談判。未來,創新藥醫保談判將成為國家醫保局的常規工作之一。
PDB樣本醫院數據顯示,2018年,抗癌藥專項談判品種放量明顯,Q4銷量最高增加85800%,平均增加6718%。2017年的36個談判品種則繼續放量,無論是銷量還是銷售額都集體暴漲。
2019年國家醫保目錄調整在即,價格談判將是其中重要方式之一。隨著進入醫保品種放量越來越順利,跨國藥企已經將創新藥進醫保視為重點工作之一。多家跨國藥企公開表示,希望將創新藥納入醫保。
抗癌藥專項談判品種最高增幅30420%
2018年國家醫保局啟動抗癌藥專項談判。2018年10月,醫保局正式將安羅替尼等17種抗癌藥納入醫保目錄。通過PDB數據計算,2018Q4終端價格基本已經執行談判價。
由于2018年10月才公布抗癌藥專項談判品種,2018年Q4,集采品種銷售額的上升效應還未明顯顯現,部分品種銷售額較2018年前三季度下滑。但所有品種都實現銷量大幅度提升。
如2017年醫保談判失敗的默克西妥昔單抗,2018年前三季度銷量分別同比增速-8%、17%、-4%,2018年Q4進入醫保目錄之后,銷量增加146%。
輝瑞的阿昔替尼、克唑替尼、舒尼替尼三款抗癌藥通過專項談判進入醫保目錄。從銷售數據看,在2018年前三季度,三款產品的銷量、銷售額增幅均為負。在醫保的拉動下,銷量分別增長610%、258%、47%,銷售額分別增長109%、10%、-36%。
還有幾款剛上市新藥,其在華上市不久便進入醫保目錄,醫保的拉動效應非常明顯。如勃林格殷格翰的阿法替尼在2018年Q3銷售額增幅只有50%,進入醫保目錄后Q4銷量增長7689%,銷售額增長4289%。
諾華培唑帕尼于2017年3月在華上市。培唑帕尼2009年于美國上市,之后放量并不明顯,2016年全球銷售額增長至7.29億美元。在中國納入醫保目錄之后,2018Q4銷量增長17060%,銷售額增長6064%。
強生的伊布替尼于2017年8月在華上市。該產品上市之后全球增長迅猛,2017年全球銷售額超過45億美元。納入醫保目錄后,其在2018Q4銷量暴漲85800%,銷售額增長30420%。
36個談判品種最高增幅1139%
2017年7月19日,原人社部公布了36個談判品種目錄,包括31個西藥,5個中成藥。PDB數據顯示,2017年Q4終端價格基本已執行談判價,降價帶來的放量效應非常明顯。多數品種實現銷量和銷售額增速的大幅提升。
2018年,醫保目錄對談判品種的拉動作用繼續顯現,36個談判談判品種均實現“以價換量”。36個產品中銷售額最高增幅達到1139%,銷量最高增幅達1222%。
從進口品種看,羅氏的曲妥珠單抗降價65%,2018年銷量增幅259%,銷售額增幅47.76%;貝伐珠單抗降價62%,2018年銷量增205%,銷售額增幅74%。新基生物的來那度胺降價60%,2018年銷量增幅904%,銷售額增幅523%。
從國產品種來看,恒瑞阿帕替尼降價37%,2018年銷量同比增長125%,銷售額同比增長67%?岛胨帢I康柏西普降價17%,2018年銷量同比增長63%,銷售額同比增長49%。
2018年,銷售額同比增速超過500%的產品有:新基的來那度胺(523%)、楊森的阿比特龍(594%)、信立泰的阿利沙坦酯(892%)、微芯生物的西達本胺(595%)、豪森藥業的嗎啉硝唑氯化鈉注射液(1139%)。
從數據來看,降價疊加醫保報銷對創新藥放量有非常強的拉動作用。
跨國藥企:希望創新藥進醫保
2019年醫保目錄調整工作已經在火熱進行中。申萬宏源研究認為,2019年版征求意見稿工作程序格外緊湊,從公布征求意見稿到完成目錄調整工作僅用時不到6個月時間,這種程式化、高效的調整方案將使得,此次目錄調整從發布目錄到落地執行速度會加快。
進入國家醫保目錄的品種在招標、醫院準入及市場推廣方面有非常大的優勢,歷來是中國醫藥市場藥品放量的最佳途徑。
經歷了此前多輪藥價談判和抗癌藥集采,國家層面對產品價格也有了相對的把握,再加上大部制改革后國家醫保局集招標、采購權利于一身,使得以價換量不再出現各種掣肘。通過藥價談判進入醫保目錄的品種,受到各種政策支持也是國家的政策導向。
2018年底,國家衛健委醫政醫管局下發《關于做好17種國家醫保談判抗癌藥配備使用工作的通知》,其中就提到:醫院不得以醫療費用總控、醫保費用總控、“藥占比”和藥品品種數量限制等為由影響談判藥品的供應保障與合理用藥需求。這是國家層面首次釋放“談判品種不納入藥占比”的信號。
在此之前,其實全國多省都已經出臺政策,表示對國家談判藥品不納入藥占比考核。從長遠來看,隨著集中采購和醫保支付方式改革的推行,醫保管理越來越精細化,取消“藥占比”這種簡單粗暴的管理方式也是大勢所趨。沒有了藥占比的束縛,將更有利于醫保藥品放量。
多家跨國藥企已經明確釋放“希望將創新藥納入醫保目錄”的信號。2019年3月30日,羅氏旗下重磅靶向藥帕妥珠單抗正式在中國上市,開啟與赫賽汀的乳腺癌雙靶向治療時代。對于這款剛上市的新藥,羅氏制藥中國總裁周虹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我們最大的希望是能通過2019年醫保目錄的更新把帕捷特納入國家的醫保,真正提高患者的可及性。”
羅氏此前有四款抗癌靶向藥通過談判進入國家醫保目錄。據E藥經理人了解,2018年,羅氏中國銷量猛增達75%,銷售業績增長了28%。羅氏表示,2019年希望將另外四種生物藥納入新版醫保目錄,即2018年獲批的帕捷特、安圣莎、舒友立樂與風濕免疫藥物雅美羅。
諾華制藥全球首席執行官韓保羅近期接受E藥經理人采訪時表示,希望在2019年國家醫保目錄調整時,將旗下一款治療心力衰竭(心衰)的創新藥物諾欣妥納入醫保。諾欣妥于2017年7月在中國上市,與FDA獲批僅相隔兩年,目前全球正處于快速增長期,2018年全球銷售額達10億美元。
值得注意的還有西安楊森和上海勃林格殷格翰。近日,西安楊森的卡格列凈和BI的恩格列凈在遼寧、重慶主動申請降價。這兩款降糖藥均是在華上市兩年內的新面孔,本應處于快速放量期,但同類產品阿斯利康的達格列凈此前被納入基藥目錄,大概率會被納入醫保目錄。西安楊森和BI此舉無疑是在為進入醫保打前站。
這些產品有望進入2019醫保目錄
申萬宏源研究認為,根據《2019版征求意見稿》,基藥、癌癥及罕見病、慢性病用藥在此輪醫保目錄調整中會被重點關注。因此,2018 版基藥目錄中非醫保品種有望通過此次調整納入醫保目錄,此外基藥目錄乙類醫保品種在甲乙類調整過程中也優先考慮。
此外,2017年談判之后上市的臨床剛需品種如吡咯替尼、呋喹替尼等也有望在此次調整中納入醫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