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近幾年中醫藥產業,先看數據:
2018年,中醫藥大健康產業規模超過2萬億元;
2019年約為2.5萬億元;
2020年將突破3萬億元;
年均復合增長率將保持在20%。
疫情面前中醫到底有多強
疫情初期,全世界都是束手無措
中國中醫“挺身而出”成為了抗疫的先行軍和主力軍,
也讓世界都看到了中醫力量
2020年3月23日,國家中醫藥局黨組書記余艷紅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提供了一組數據:
當時,全國有74187人使用了中醫藥,占91.5%,其中湖北省有61449人使用了中醫藥,占90.6%。臨床療效觀察顯示,中醫藥總有效率達到了90%以上。
而且,在雷神山中西醫結合病區,中醫藥的使用率達到100%,中西醫并重治療,發揮了1+1>2的效果。
中醫藥成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國力量”“中國方案”的一大亮點和特色
中醫藥高速應急反應和高效的治療,讓世界都看到了中醫力量
未來10年中醫藥健康行業將迎來大爆發。
健康最重要的是調理,而不是治病!
疾病是怎么來的?
中醫講,習性造病,除了少部分先天遺傳的因素之外,絕大多數疾病,都是我們在生活中一點一點養成的。
有個老中醫說,疾病就像我們的孩子,是我們用自己的氣血和習慣一點一點養大的。
只是這孩子不孝順,養大了,你就遭殃了。
所以,健康最重要的不是想著怎么治病,而是平時注意生活習慣,注意健康管理。
中醫藥健康產業:最具發展潛力的產業之一
健康是發展一切的前提,行業分析表明2020年中國健康產業產值將達到8萬億元,2030年將達到16萬億元,健康管理產業將成為下一個行業風口!
大力支持中藥傳承發展與創新
值得注意的是,中醫藥治療在疫情中展現出獨特的優勢,人們掀起一次對中醫藥及養生的認知高潮,中醫藥及其養生保健市場巨大。
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
中醫藥的貢獻主要體現在“預防”“救治”和“康復”三個階段。
預防,如開發了內服外用的防疫包;
救治,中醫藥在提高治愈率、減少輕癥轉為重癥上發揮了重要作用;
疾病康復,中醫藥通過多種手段幫助患者改善生活質量。
在這次新冠肺炎的治療中
中醫藥取得了很好的臨床和實踐效果。
中醫藥治“疫”,有特色也有優勢。
西醫在治療時,需要知道病源,對應特效藥。
新型病毒,手頭不可能馬上有對癥之藥,特效藥的研發一般要半年、八個月甚至更久。
而中醫的特色就是在不明病源的情況下,作為一個結構性、綜合性的醫學,借助幾千年的經驗,快速上手治療,它本身就是一個理論體系。
疫后,中醫藥未來
中醫在智能化與科技化結合,會有一些突出的創新機會。
歷來,中醫講究“四診合參”。
中醫在線視頻問診也有望實現,再結合檢測手段應用,可以幫助中醫更好地了解病情。
目前,已有不少省份發布相關中醫藥條例,大力支持中藥傳承發展與創新。
未來10年消費升級的方向,便是國民從溫飽邁向對美好生活的尋求,而健康,是美好生活中最重要的一環。
過去7年里,中醫藥產業都保持2位數增加。最近3年里,2017年開端,中醫類醫療機構治療人次突破10億人次;中醫類執業醫生54.3萬人,占比44.3%;全國的中醫館開始大幅度增加……
這只是上半場。
未來10年,中醫藥大健康將開啟“下半場形式”,誰能捉住這一機遇,就可以順勢爆發。
那么,如何抓住機會順勢爆發呢?
首先
需要對中醫感興趣,進軍中醫藥行業
接著
學習中醫知識,構架中醫思維,學會用中醫理論處理健康問題;
最后
加盟中醫藥大健康行業,抓住時代背景下大健康產業蓬勃發展的歷史機遇期,一起向著朝陽前進。